中国古代战船与欧洲古代战船的优劣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一般可分为大、中、小 3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楼船”,有2层、3层、4层,甚至4层以上甲板的。中型的是用于攻战追击的战船,如“蒙冲”、“先登”等。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如“游艇”、“赤马舟”等。为适应作战时能抢上风和追歼敌船的需要,大多数战船是专为作战而设计制造的,以保证具有较好的适航性能、操纵性能和较高的速度。也有一些战船是采用渔船或商船的船型加以改进后制造的,或临时用渔船或商船加以改装,使其能符合作战的需要。战船乘人多少以“米重”为标准计算,每人以重2石为准。
发展与演变 大约7000年前,中国的先民已经开始了水上活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明确地记载了水上活动,至周朝已有水战的记录,但舟师和战船的制度不详。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楚子为舟师以伐吴……无功而还”。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吴伐楚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楚师败吴,获吴王乘舟“余皇”,吴复袭楚师,取“余皇”去。说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乘船作战已很频繁。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中国舟师第一次海上军事行动。这一时期的舟师已有相当规模。吴越之战,越军4.9万人中有习流2000人。后来,越舟师出海北上攻齐有戈船300艘,死士8000人。战舰的种类及形制已相当齐备。当时比较大的战船为“大翼”,长12丈(约合24米),宽1丈6尺(约合3.2米),可容战士20余人,桨手50人。河南省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水陆攻战纹铜鉴,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驾船作战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战船是桨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战士,下层为桨手。
汉朝水军的规模更加巨大,战船更趋备。当时既有 4层舱室的巨型楼船,也有200斛以下的艇。在汉魏时期不仅船型众多,船舶装具也相当齐备,出现了橹、舵及其他船具,帆亦迅速发展。至此,中国古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在有名的 赤壁之战 中,双方使用的船舶数以千计,足以说明当时水战的巨大规模。
南北朝时,人们认识到水战时风力大小无常,不可恃以作战,因而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多桨快艇。隋朝杨素造“五牙”大舰,起楼5层,高100余尺(约合29.5米),能容战士800人,有6个拍竿,高50尺(约合14.76米),用以击碎敌船。唐朝的海鹘船是模仿海鸟而创制的海船,两侧有浮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适应海上作战的要求。唐朝还发明了车船(轮桨船 )
到了宋朝,车船在战争中有很大发展,都料匠高宣所制巨型作战车船长20~30丈(约合60~90米),有23~24个车轮桨。在其所制十几种车船中,双车船和四车船是常用的中小型作战车船。王彦恢所制“飞虎战舰”,旁设4轮,每轮8楫(叶片),十分轻捷,是常用车船的典型。当时水军装备的战船还有海鳅(模仿海鱼形状的战船)、双车、十棹、防沙平底等各类舰艇,供江、海防御调遣之用。南宋水军统制冯湛综合几种船型之长,造成“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的多桨船,长8丈3尺(约合25.5米),用桨42支,载甲士200人,江河湖海均能适用。南宋秦世辅创制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舰,长10丈(约30.72米),宽1丈8尺(约5.53米),船底厚1尺(约30.72米),10橹,水手42人,载战士108人。张贵所制的无底船,是一种奇形战船,船后截中部无底,只有两舷和站板,加以伪装,引诱敌军跃入溺死。当时还有一种鱽鱼船,船头方小,尾阔底尖,尾阔可以分水,头小底尖使阻力大为减少。这种长5丈(约15.36米),能乘50人的鱽鱼船是较早见于记载的用渔船作战船的实例。
进入明清时期以后,中国古代战船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多用于锤击敌船的拍竿已经消失,而改以战船本身犁沉敌船,这说明船舶制造和驾驶技术的进步;二是从明初起,战船上配备了火炮。
宋朝的海舟以福建船为上,明朝的海舟则以舟山的乌艚船为首,而浙直间多用沙船御倭,后来用沙船、福仓船和东莞船守舟山。大号福船势雄力大,便于冲犁敌船,即所谓斗船力不斗人力。大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能容百人,福船的形制规格最称完备。广船主骨架用铁力木制成,坚固性胜过福船,但铁力木难得,维修不便,后来游击将军侯国弼加以改进,底用广船式,上用福船面。明朝在江浙一带作战时往往使用两头尖的鹰船先行,它行驶敏捷,进退裕如;沙船随进,战无不胜。尤其是浙江的十橹苍山船,原是太平县渔船,曾在抗倭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号称“苍山铁”。后来战场南移又多用福船御敌。嘉靖四十年(1561)的宁台温之捷, 戚继光 、胡震等所部战船近战倭船,犁沉敌船10余艘,烧残敌船 5艘。从这一战例中可见当时明军的战舰占有较大的优势,舰船结构强度和航行速度均优于敌舰。明朝还制造了两头有舵、进退神速的“两头船”,以及特种战船联环舟和子母舟。联环舟船体长 4丈(约合12.4米),分为两截,前截占1/3,装载爆炸火器,后截占2/3,乘战士。冲撞敌船时,舟首倒�钩钉牢敌船,火器爆炸后与敌船同毁。撞击时,联结前后截的铁环自解,后截得以在爆炸前回驶。子母舟长3丈5尺(约合11米),前2丈是舰船,后1丈5尺只有两舷侧帮板,腹内空虚,藏一子舟,母船发火与敌船并焚,军士可驾子舟回营。
清朝前期,中国水师一般以70~108尺(约合22.4~34.5米)长的赶缯船为主力战舰,次则以长50~70尺(约16~22.4米)的沙船和双篷艍�船用于攻战追击,再次为长 20~50尺(约6.34~15.36米)的唬船和哨船用于追逐哨探。乾隆六十年(1795)福建水师因赶缯、赶艍等船笨重,按泉州同安梭商船式改造,嘉庆五年(1800)又仿照广东米艇添造战船,分大、中、小3等(各载米2500石、2000石、1500石)。嘉庆十一年又添造大横洋梭船作为战舰。
性能与装备 战国时期,船名有大翼、小翼、突冒等名称,已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战船快速性的关注。到汉朝,人们对船型与船舶性能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作出了狭而长的船速度高,短而宽的船稳定性好的科学描述。为追求船舶的快速性,出现了效率较高的推进工具橹,俗称“一橹三桨”。在同一时期,对于风力的使用也有较大的进展。到三国时期已有3帆、4帆以至7帆,各帆交错布置以提高风帆效率。一般用纵帆,能根据风向随时调整张帆的角度。以竹竿维布帆,重量大,起落迅捷。车船的出现标志着古代人力推进船舶快速性的最高水平。到了宋朝,车船进一步发展。据文献记载,唐朝的海鹘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两舷置浮板形如鹘翼,稳定性好,不易倾侧,这是最早的船舶稳定性装置的记载;而降低船舶重心以增加船舶稳定性的记载则更早。中国古代战船适航性能的发展虽然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较快。如沙船就已具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它在逆风逆流的情况下也能航行。中国古代有不少船型都能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象条件,而自宋迄清许多综合性船型的出现,也表明人们对不断改进船舶适航性能所作的努力。
中国古代战船上武器装备的发展,是以中型和轻型武器为主的。在交战时,远则用 弓 、 弩 ,接舷战用 刀 、枪。将士兵卒各备有长短兵器。有的战船还装设有拍竿,用以锤击敌船。战船多设有战棚或女墙(仿照城墙式样,有雉堞甚至开四门)或用牛皮蒙在木板上,或钉竹片,作为防护装置。无女墙的战船,战斗时在左右舷悬挂罟网,以防敌人跳帮。船上还备有:若干小镖,可在30步(约46.2米)内投掷击敌;较重的犁头镖,在刁斗上下投可以击杀敌人和洞穿敌船体;撩钩用以钩搭敌船;勾镰用以勾船割缭绳。在很早就已使用燃烧性火箭,主要是焚敌篷帆,使敌船不能行动。
宋朝以后,战船又备有火药桶,投中敌舟能使全舟尽焚。战船上也有使用二级火箭“火龙出水”(见 中国古代火箭 )等火器作战的。明朝有许多装备 火铳 的快艇,如“蜈蚣船”及“火龙船”等,后者两舷暗伏火器百余件,一船足抵常备战船10艘之用,可见战船装备火器后威力大增。清初,李长庚在福建造霆船30艘,配 火炮 400门,以备海战。一般大型战船配备火炮17~18门,中型战船配备火炮12~14门,小型战船配备火炮4~8门。内河战船也先后配备火炮,但较小。长江水师的长龙船设1000斤头炮2门,700斤边炮4门。舢板船则设800斤头炮1门,700斤梢炮1门,50斤边炮2门。
北欧国家15世纪初开始出现装有火炮的风帆战船。1488年,英国建成一艘名为“总督”的四桅战船,装有225门小型火炮;1520年,又建成一艘排水量达1000吨的“大哈里”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口径60~203毫米的火炮21门。1561年,我国明代抗倭明将戚继光曾建造过装有大发贡一门、碗口铳三门、佛郎机六门、鸟嘴统10枝的大型战船--“福船”。1637年,英格兰人建成排水量1700吨的“海上统治者”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100门火炮。1797年,美国建成排水量1576吨的“宪法”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44门火炮。

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海上战争愈演愈烈,风帆战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大的风帆战船已达6000吨,装备大中口径火炮100门以上。当时,有的国家将风帆舰船依排水量的大小和火炮的多少分为六级。一至三级称为战列舰,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在三层或两层甲板上装火炮70~120门。四、五级称作巡洋舰,排水量500~750吨,在两层甲板上装火炮40~64门。第六级被称作轻巡洋舰,排水量约300吨,在单层甲板上装火炮6~30门。

就在风帆战船飞速发展的同时,自19世纪初以来,蒸汽机开始作为新的动力被使用在战船上。1815年,美国建成了第一艘明轮蒸汽舰“德莫洛戈斯”号(后改称“富尔顿”号),其排水量达2745吨,航速不到6节,装有14.5公斤炮32门。早期的蒸汽船都是由明轮推进的。但明轮船在海战中使用却受到很大限制,一是庞大的明轮和部分机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因而在战斗中极易受到炮火的毁坏;二是明轮布置舰舷两侧,占据了用于安装火炮的宝贵空间。

1929年,奥地利人约瑟夫·莱塞尔发明了可实用于船舶的螺旋桨,并经由瑞士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等人进行了改进,从而克服了明轮的缺点,使得蒸汽机能够装置于舰船吃水以下的舱室。螺旋桨推进器出现后,蒸汽机逐步成为战舰的主动力装置,从而使战舰发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质的变化。由于蒸汽战船改变了对风速、风向和潮流的依赖,风帆战船时代宣告终结。与此同时,舰上火炮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是火炮口径不断加大;二是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爆破弹”;三是出现了线膛炮,火炮射击精度大大提高。性能优越的火炮对木质船舷产生灾难性的打击。为此,大型舰只开始装设舷部和甲板的装甲防护带,以抵挡敌舰炮火的攻击。铁甲战舰由此问世。

1859年,法国建成了“光荣”号铁甲舰。该舰排水量5617吨,装备36门舰炮,装甲厚11厘米,装甲后面用大肋木支撑。1860年,英国铁甲舰“勇士”号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9210吨,舰速14节,帆机并用时航速可达17节。舰上装有40门炮,其中发射50公斤炮弹、炮尾声装填的线膛炮10门,发射31公斤炮弹、炮口装填的滑膛炮26门;后甲板上还有发射18公斤炮弹、炮尾声装填的线膛4门。舰上装有4台920千瓦的蒸汽机。“勇士”的号下水,标志着木壳战列舰漫长时代的结束。

铁甲战舰被广泛应用地海战后,很快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威力。在1862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专门改装修造了“梅里马克”号战舰。该舰原来船身吃水线以上部分被全部去掉,在船中部了矮而平的炮台,四面用半米多厚的木板作壁,最外层包有厚铁板。一次海战中,“梅里马克”受到北军2艘战舰及沿岸炮台的疯狂炮击。但令人吃惊的是,炮弹大部分竟被弹了回去,“梅里马克”号未受任何损伤,照样高速前进。轮到“梅里马克”号还击了,它怒吼几声,炮弹随即砸落到北军木质战舰上,顿时火光冲天,炸声四起。正当北军难以招架之时,一艘由北军精心设计的“莫尼多尔”号战舰及时赶到。这种新式装甲战舰的船身在海面上仅露出半米,船舷吃水线以上包着5层2.5毫米的铁板,甲板上也包有铁皮。甲板中央的旋转炮台采用8层2.5毫米的铁板包裹。尽管“莫尼多尔”号比“梅里马克”号小得多,但它凭借厚装甲和灵活性,四处出击、顽强迎战,很快改变了北军被动挨打的局面。这场铁甲舰间的典型战例,表明铁甲战舰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和相当强的作战能力。

而随着铁甲战舰的出现,来复线炮管和爆破弹也被用于各海上强国的战舰上。来复线炮比滑膛炮具有更高的命中概率,爆破弹也比散弹或实心弹更具威力。为了抵御更加猛烈的炮火,战舰的铁甲也越来越厚。最终,钢铁逐步成为了主要的造船材料,从而使得战舰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排水量增也至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水雷和鱼雷等专门的海战武器陆续发明并被装备于战舰。1877年,英国研制出了第一艘鱼雷艇。1892年,俄国研制成布雷舰。很快,各国海军纷纷仿效,也先后研制出了本国的鱼雷艇和布雷舰。水雷和鱼雷的应用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各国海军为了对付鱼雷、水雷所带来的新威胁,开始为其大型战舰设置了水下防雷结构。1893年,英国建成了专门对付鱼雷艇的鱼雷炮舰。正是这种鱼雷炮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今天的驱逐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5
代战船
战船
关于船舶的由来,在中国、埃及、英国、希腊等地都有不少传说。其中我国民间流传的大禹治水造舟和《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便是其中两则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据专家分析,现代船舶的鼻祖是独木舟。独木舟很可能起源于山洪暴发时,不会游泳的人们抱着树干原木得以逃生。于是,人类就尝试着改造这些树干原木:将其掏空,使之在水中更加平稳,并能装更多的人或物。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了独木舟。
独木舟诞生后,人类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学会用更多的木头建造更大的船舶。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随着战争的出现及战争由陆上蔓延到江河湖海后,专门用于水上战争的船只就从普通船舶中分化出来,并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古代战船。
中国和地中海国家是古代战船的发源地。公元前16~11世纪,我国商代就已将舟船用途军队的运载工具。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就率兵车300乘,近卫军3000人,甲士4.5万人,并联合了一些其他部落的军队,大举伐纣。参战部队由47艘大船运送,在孟津渡河,直捣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灭亡了商朝。这次渡河作战,组织严密,规模空前,派有专人指挥舰只。但这些船只毕竟是临时征集的,没有专门用于水战的兵器和人员,因此还算不上真正的战船和舟师。
最早的桨帆战船为单层桨,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腓尼基和希腊。公元前800年,单层桨战船开始装上青铜铸造的船艏冲角,用来进行海上战船间的撞击战。公元前700年,在腓尼基和希腊等国造出了两层桨战船。公元前550年,希腊最先造出三层桨战船。它长40~50米,排水量约200吨,有170枝桨,划桨时航速可达6节,顺风时可以使用风帆。主要武器为舰艏冲角,载有18~50名进行接舷战战士,战士携带矛、剑、弓、标枪和盾牌;无武装桨手170人。此后,三层桨战船成为地中海沿岸各国海军舰队的主力,并持续了十几个世纪。
公元前6世纪中期,我国正值春秋时期。为了适应水网地区作战的需要,南方的吴国、越国、楚国和北方面临东海的齐国,都先后建造和改装战船,并抽调官兵进行水上训练。至此,中国古代海军便应运而生了。当时吴国舟师中的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还出现了专用的水战器具“钩拒”。公元前206~25年的西汉时期,中国战船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了当时的地中海国家,并一直保持到15世纪中期。中国战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好的船舶。公元220~265年我国的三国时期,吴国水军曾拥有5000艘战船,其中大型楼船设楼五层,可运载士兵多达3000名。公元3世纪20年代的西晋初期,王浚为准备伐吴而建造的连舫战舰,长120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公元588~589年隋灭陈时,杨素所率最大的战舰“五牙”舰,设楼五层,可容士卒800人,前后左右设有六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来拍击敌船,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冷兵器。公元618~907年的唐代,造船技术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所建“海鹘”号能在较大风浪条件下航行战斗。李皋发明的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行动便捷,可视作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中国战船已普遍采用了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公元1000年,神卫水师队长唐福曾向朝廷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性武器。1130年,杨么起义军大量使用的车船中,最大的长约110米,装有24个车轮和六具“拍竿”,载士兵1000余人。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船的祖先。船艏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并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
古代战船的发展经历了桨帆战船和风帆战船两个时期。桨帆战舰船体结构为木质,船型较瘦长,吃水较浅,干舷较低,主要靠人力划桨摇橹推进,顺风时辅以风帆。桨帆船装备冷兵器,作战时多采用撞击战和接舷战,主要局限于内河、湖泊和近海航行作战。古代战船直至后期开始才开始装备燃烧性火器。
14世纪,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在我国问世。据历史学家考证,在明洪武十年(1377年),我国战船已普遍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武器从冷兵器、燃烧和爆炸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世界战船从桨帆战船向风帆战船的过渡,整整持续了数个世纪。风帆战船的船体也为木质,吃水较深,干舷较高,艏艉翘起,竖有多桅帆,以风帆为主要动力,并辅以桨橹。与桨帆战船相比,风帆战船的排水量、航海性能、远洋作战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武器为前装滑膛炮,作战方法主要是双方战船在数十米至千米距离上进行炮战,并辅以一定的接舷战。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曾七下西洋。他所乘坐的最大的“宝”船,长约137米、宽约56米,有九桅12帆,装有火铳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海船。
北欧国家15世纪初开始出现装有火炮的风帆战船。1488年,英国建成一艘名为“总督”的四桅战船,装有225门小型火炮;1520年,又建成一艘排水量达1000吨的“大哈里”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口径60~203毫米的火炮21门。1561年,我国明代抗倭明将戚继光曾建造过装有大发贡一门、碗口铳三门、佛郎机六门、鸟嘴统10枝的大型战船――“福船”。1637年,英格兰人建成排水量1700吨的“海上统治者”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100门火炮。1797年,美国建成排水量1576吨的“宪法”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44门火炮。
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海上战争愈演愈烈,风帆战船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大的风帆战船已达6000吨,装备大中口径火炮100门以上。当时,有的国家将风帆舰船依排水量的大小和火炮的多少分为六级。一至三级称为战列舰,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在三层或两层甲板上装火炮70~120门。四、五级称作巡洋舰,排水量500~750吨,在两层甲板上装火炮40~64门。第六级被称作轻巡洋舰,排水量约300吨,在单层甲板上装火炮6~30门。
就在风帆战船飞速发展的同时,自19世纪初以来,蒸汽机开始作为新的动力被使用在战船上。1815年,美国建成了第一艘明轮蒸汽舰“德莫洛戈斯”号(后改称“富尔顿”号),其排水量达2745吨,航速不到6节,装有14.5公斤炮32门。早期的蒸汽船都是由明轮推进的。但明轮船在海战中使用却受到很大限制,一是庞大的明轮和部分机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因而在战斗中极易受到炮火的毁坏;二是明轮布置舰舷两侧,占据了用于安装火炮的宝贵空间。
1929年,奥地利人约瑟夫·莱塞尔发明了可实用于船舶的螺旋桨,并经由瑞士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等人进行了改进,从而克服了明轮的缺点,使得蒸汽机能够装置于舰船吃水以下的舱室。螺旋桨推进器出现后,蒸汽机逐步成为战舰的主动力装置,从而使战舰发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质的变化。由于蒸汽战船改变了对风速、风向和潮流的依赖,风帆战船时代宣告终结。与此同时,舰上火炮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是火炮口径不断加大;二是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爆破弹”;三是出现了线膛炮,火炮射击精度大大提高。性能优越的火炮对木质船舷产生灾难性的打击。为此,大型舰只开始装设舷部和甲板的装甲防护带,以抵挡敌舰炮火的攻击。铁甲战舰由此问世。
1859年,法国建成了“光荣”号铁甲舰。该舰排水量5617吨,装备36门舰炮,装甲厚11厘米,装甲后面用大肋木支撑。1860年,英国铁甲舰“勇士”号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9210吨,舰速14节,帆机并用时航速可达17节。舰上装有40门炮,其中发射50公斤炮弹、炮尾声装填的线膛炮10门,发射31公斤炮弹、炮口装填的滑膛炮26门;后甲板上还有发射18公斤炮弹、炮尾声装填的线膛4门。舰上装有4台920千瓦的蒸汽机。“勇士”的号下水,标志着木壳战列舰漫长时代的结束。 铁甲战舰被广泛应用地海战后,很快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与威力。在1862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中,南军专门改装修造了“梅里马克”号战舰。该舰原来船身吃水线以上部分被全部去掉,在船中部了矮而平的炮台,四面用半米多厚的木板作壁,最外层包有厚铁板。一次海战中,“梅里马克”受到北军2艘战舰及沿岸炮台的疯狂炮击。但令人吃惊的是,炮弹大部分竟被弹了回去,“梅里马克”号未受任何损伤,照样高速前进。轮到“梅里马克”号还击了,它怒吼几声,炮弹随即砸落到北军木质战舰上,顿时火光冲天,炸声四起。正当北军难以招架之时,一艘由北军精心设计的“莫尼多尔”号战舰及时赶到。这种新式装甲战舰的船身在海面上仅露出半米,船舷吃水线以上包着5层2.5毫米的铁板,甲板上也包有铁皮。甲板中央的旋转炮台采用8层2.5毫米的铁板包裹。尽管“莫尼多尔”号比“梅里马克”号小得多,但它凭借厚装甲和灵活性,四处出击、顽强迎战,很快改变了北军被动挨打的局面。这场铁甲舰间的典型战例,表明铁甲战舰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和相当强的作战能力。
而随着铁甲战舰的出现,来复线炮管和爆破弹也被用于各海上强国的战舰上。来复线炮比滑膛炮具有更高的命中概率,爆破弹也比散弹或实心弹更具威力。为了抵御更加猛烈的炮火,战舰的铁甲也越来越厚。最终,钢铁逐步成为了主要的造船材料,从而使得战舰结构更加坚固耐用,排水量增也至万吨以上。
与此同时,水雷和鱼雷等专门的海战武器陆续发明并被装备于战舰。1877年,英国研制出了第一艘鱼雷艇。1892年,俄国研制成布雷舰。很快,各国海军纷纷仿效,也先后研制出了本国的鱼雷艇和布雷舰。水雷和鱼雷的应用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各国海军为了对付鱼雷、水雷所带来的新威胁,开始为其大型战舰设置了水下防雷结构。1893年,英国建成了专门对付鱼雷艇的鱼雷炮舰。正是这种鱼雷炮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今天的驱逐舰。 我国清政府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购买和设厂建造近代舰艇。1889年建成“平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100吨,航速14节,装备舰炮12门。1902年建成“建威”号鱼雷快船(即驱逐舰),排水量850吨,航速23节,装备舰炮9门和鱼雷发射管数具。
第2个回答  2009-12-14
看下吧,很详细

参考资料: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824/12598496.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