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总汇表

我继续一份咱们国家常过的节日,需要有具体日期。

中国传统节日顺序排列一共有哪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3

一、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4月5日前后:清明节

4月23日:中国海军建军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8日:中国男子节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

10月1日:国庆节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11日:双十一单身节

二、阴历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初五:破五节

正月初七:七草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七月初七:七夕女儿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国老年节

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小年

腊月最后一天:除夕节



扩展资料

元宵节节日由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阴历:
  1月1日春节
  1月5日财神生日
  1月15元宵节
  1月25填仓日
  2月2日龙抬头
  3月4日清明
  5月5日端午节
  7月7日乞巧节
  7月13、14、15日鬼节
  8月15中秋节
  9月9日重阳节
  10月1日鬼节
  12月8日腊八节
  12月23日祭灶
  12月30日过大年

  阳历:(除了外国的,就剩中国的了)
  1月份
  1月1日:元旦
  1月6日:中国第13亿人口日
  1月第一个星期日:黑人日
  1月8日: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月21日:列宁逝世纪念日
  1月26日:国际海关日
  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国际麻风节)
  2月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1923)
  2月10日:国际气象节(1991)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
  2月15日:中国12亿人口日(1995)
  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1997)
  2月21日:反对殖民制度斗争日(1949)
  2月21日:国际母语日(2000)
  2月24日:第三世界青年日
  2月的最后一天: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2003)
  3月份
  3月1日:国际海豹日(1983)
  3月3日:全国爱耳日(2000)
  3月5日:周恩来诞辰纪念日(1898)
  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
  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2000)
  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1910)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925)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1979)
  3月14日:马克思逝世纪念日(1883)
  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3月16日: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17日:中国国医节(1929)
  3月18日: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21日:世界林业节(世界森林日)(1972)
  3月21日: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1966)
  3月21日:世界儿歌日 世界诗歌日(1976)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2001)
  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复活节
  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960)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
  3月30日:巴勒斯坦国土日(1962)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全国中小学安全宣传教育日(1996)
  4月份
  4月1日:国际愚人节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1950)
  4月15日:非洲自由日
  4月21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1994)
  4月22日:列宁诞辰纪念日(187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970)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
  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
  4月24日:世界青年反对殖民主义日(1957)
  4月24日:亚非新闻工作者日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1986)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01)
  4月27日:联谊城日
  4月30日: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4月第四个星期日:世界儿童日(1986)
  4月最后一个完整星期中的星期三:秘书节
  5月份
  5月1日:国际劳动节(1889)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939)
  5月4日:五四运动纪念日(1919)
  5月5日:马克思诞辰纪念日(1818)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1948)
  5月8日:世界微笑日
  5月第一周的星期二:世界哮喘日(1998)
  5月第二个星期六:世界高血压日(2005)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1914)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1912)
  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1994)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1969)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1977)
  5月19日至21日 全国哀悼日 (2008)
  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1990)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1990)
  5月20日:世界计量日(1999)
  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国际日(2000)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1990)
  5月25日:非洲解放日(1963)
  5月26日: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1993)
  5月27日:上海解放日(1949)
  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2002)
  5月30日:“五卅”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纪念日(1925)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1988)
  6月份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949)
  6月1日:国际牛奶日(1961)
  6月4日:受侵略戕害的无辜儿童国际日(1983)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4)
  6月6日:全国爱眼日(1996)
  6月11日:中国人口日(1974)
  6月12日:世界无童工日(2002)
  6月14日:世界献血日(2004)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1995)
  6月20日:世界难民日(2001)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1934)
  6月22日: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6月23日:世界手球日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1991)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987)
  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1987)
  6月26日:国际宪章日(联合国宪章日)(1945)
  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997)
  7月份
  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1997)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1988)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第一个星期六:国际合作节(国际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国航海节
  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1887)
  7月31日:非洲妇女日(1962)
  8月份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
  8月5日:恩格斯逝世纪念日(1895)
  8月6日:国际电影节(1932)
  8月8日:全民健身日(1988)
  8月9日:世界土著居民国际日(1994)
  8月12日:国际青年日(1999)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1976)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1945)
  8月22日:邓小平诞辰纪念日(1904)
  8月23日:贩卖黑奴及其废除的国际纪念日
  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1993)
  9月份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开学日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
  9月8日:国际新闻工作者日(1958)
  9月8日:世界扫盲日(1966)
  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1976)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1985)
  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1994)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1931)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1989)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1981)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 (1998)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
  9月21日: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980)
  9月第四个星期日:国际聋人节(1958)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心脏日(2000)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世界海事日
  10月份
  10月1日:国庆节(1949)
  10月1日:国际音乐日(1980)
  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国际老人节)(1990)
  10月2日:国际和平与民主自由斗争日(1949)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1944)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住房日(世界人居日)(1986)
  10月第一个星期一:国际建筑日(1985)
  10月第二个星期四:世界视觉日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1998)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日)(1969)
  10月10日:辛亥革命纪念日(1911)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992)
  10月第二个星期三:减少自然灾害国际日(1990)
  10月11日:声援南非政治犯日
  10月11日:世界镇痛日(2004)
  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
  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1949)
  10月13日:世界保健日(1950)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969)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白手杖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消灭贫穷国际日)
  10月22日:世界传统医药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世界发展信息日)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1950)
  10月28日: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日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
  11月份
  11月1日:植树造林日
  11月2日:印度影视巨星沙鲁克汗生日(1973)
  11月6日:防止战争和武装冲突糟蹋环境国际日(2001)
  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1917)
  11月7日:世界美发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世界美容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1月10日:世界青年节(日)
  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纪念日(1969)
  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186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1995)
  11月16日:国际容忍日(国际宽容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国际学生日)
  11月20日:非洲工业化日(1989)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
  11月21日:世界电视日
  11月21日:世界问候日(1973)
  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纪念日(1898)
  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1999)
  11月28日:恩格斯诞辰纪念日(1820)
  11月29日: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1977)
  11月第四个星期四:美国感恩节
  12月份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2日:废除奴隶制国际日(废除一切形式奴役世界日)
  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4日: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5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自愿人员国际日
  12月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
  12月5日:世界弱能人士日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
  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2月9日:国际反腐败日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1950)
  12月第二个星期日:国际儿童电视广播日
  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2月18日:国际移徙者日
  12月20日:澳门回归纪念日
  12月21日:国际篮球日
  12月25日:西方圣诞节 圣诞
  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纪念日

  另附: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盘 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 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诞 四月二十八日
  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日
  韦驮菩萨圣诞 六月初三日
  观世音菩萨成道 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 七月十三日
  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日
  龙树菩萨圣诞 七月二十四日
  地藏王菩萨圣诞 七月三十日
  月光菩萨圣诞 八月十五日
  燃灯佛圣诞 八月二十二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 九月十九日
  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 十一月十七日
  日光菩萨圣诞 十一月十九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 十二月初八日
  监斋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三日
  华严菩萨圣诞 十二月二十九日

  卫塞节:公历五月份的第一个月圆日

  斋期六斋日:
  若逢大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
  若逢小月,为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2-04
1月1日 元旦

2月份
2月14日 情人节
2月15日 中国12亿人口日 1995

3 月 份
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 1910 饶有情趣的世界妇女节
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 1979
3月16日 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全国统一行动日
3月18日 全国科技人才活动日
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996

4 月 份
4月25日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1986
4月30日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

5 月 份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1889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1939 五四运动纪念日 1919
5月5日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1994
5月20日 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 1990 中国学生营养日 1990
5月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1914 救助贫困母亲日 1997
5月第三个星期日 全国助残日 1990

6 月 份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1949
6月6日 全国爱眼日 1996
6月11日 中国人口日
6月22日 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
6月25日 全国土地日 1991
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

7 月 份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1921
7月1日 香港回归纪念日 1997
7月7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

8 月 份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
8月8日 中国男子节(爸爸节) 1988
8月26日 全国律师咨询日 1993

9 月 份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1985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中国国耻日) 1931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1989
9月第三个星期六 全民国防教育日 2001

10 月 份
10月1日 国庆节 1949
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 1998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纪念日 1911
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 1949
每年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1989

11月份
11月8日 中国记者节 2000
11月9日 中国消防宣传日(消防节) 1992
11月10日 世界青年节(日) 1946
11月第四个星期四 感恩节

12月份
12月4日 中国法制宣传日
12月12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 1936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1937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999
12月24日 平安夜
12月25日 圣诞节

◆◆◆ 阴 历 节 日 ◆◆◆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九月初九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月二十四 小年

下面的是各个节日和节气的说明:

元旦,正月初一日。

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除不祥,叫做修。但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第4个回答  2023-05-05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如下: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7a64e4b893e5b19e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2、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3、土地诞(龙抬头):二月初二,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4、上巳节:三月初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6、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8、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9、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10、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12、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13、下元节:十月十五,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14、冬至节:阳历12月22日前后,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16、祭灶节:腊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 17、岁除(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其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了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扩展资料: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1、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2、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民俗节日来自于人文与自然文化,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关;3、每个传统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庙会、灯会、舞狮、年例、扒龙舟、拜神、祭祖等等;4、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南北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5、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6、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严肃的气氛中转为娱乐礼仪型。从此,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7、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