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成婚与民族溯源

请详细点

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由来

伏羲生于在6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字的叫法和写法呢?主要还是伏羲时代没有文字,后来有了文字之后,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环境对这一历史传说人物的发音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写法。

女娲比伏羲小,女娲又称女阴、女娲娘娘,风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亦或为凤里牺),名字也因不同地区语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不同地区也有关于女娲的不同传说,版本不同,传说的能力也有所不同。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民间关于这两人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很多,大体都说两人是兄妹。但在出生地看,两人又不是同一地区的人。伏羲生在四川境内,活动在今甘肃省境内,建都于今河南淮阳。

而女娲出生地在凤州(今陕西宝鸡凤县),立都于凤城(令河南济源),年号为女皇元年。

从建都地看,两人还是共同发展了中原文化。而从历史角度看,两个人应当说是两个不同部落的首领。也许后来两个部落为了共同抗击自然灾害而结合,并最终两人成婚繁衍后代,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史。

但民间还有关于两个人是兄妹的传说,说他们同是一个部落首领华胥氏的儿女。后来,传说发生洪荒,四维断绝,地缺摧崩,洪水滔滔,天地间只剩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再无第二人了。

为了繁衍后代,他们想结为夫妻,又觉得亲兄妹不合适,就各自在一个山头上点起烟火以测天意,祷告说若两股烟散而不合就不结夫妻,合而为一就结为夫妻。

烟火点起来,升腾的烟雾在空中果然合在一起了,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长曰羲仲,次曰羲叔,三曰和仲,四曰和叔。

后人有人提出,中华民族的根怎么会是这样子呢?是不是乱伦或存在近亲结婚的问题呀?这些问题都是后人对中华文化的误解造成的。中华民族有写史、纪史、编史的优良传统,对自己的由来和归宿尤其具有大胆的探所精神。对史前文明,对没有完整的历史记载的史学部分,具有大胆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由于后人对亲情和谐的美好愿望,才把伏羲和女娲两个部落想象为同一部落下的两个分支(同为华胥氏两个儿女),两个儿女再有能力,也是一家人呀,所以又同归于一处,才兄妹成婚。这和后人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关系。当然,这一分析是子洋个人的想象和杜撰,有待史学家考证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3706890100978w.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08
人王伏羲就是和他妹妹结婚的
之后黄帝把这种行为禁止了,在远古时代,不像现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对人类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先天不足的都要死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