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与巴洛克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饰,极其华丽、壮观。

洛可可风格则诞生于18世纪初的法国,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风格喜欢模仿自然形态,多采用弧线和S形的不对称形状,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颜色以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为主,线脚大多用金色。

首先放几张非常典型的洛可可宫殿和教堂内饰图:

洛可可风格在历史上活跃期很短,也一直不太受现代评论家的待见(被认为花哨、浮夸),所以相关资料很难找到。作为洛可可艺术的狂热爱好者,在这里想直观地介绍一下这种风格的建筑艺术,本篇中会包含一些比较罕见的洛可可内饰照片。

上面这几张图能够直观地呈现可可风格的特点:明艳、繁复、柔美、典型的弧线与S形、模仿自然生物的不对称性。较之同样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洛可可更为轻盈、灵动、浪漫、女性化。

这几例虽都是极尽繁华的洛可可之作,但它们的知名度较巴洛克建筑而言却非常低,甚至在建筑史书上往往连半页的都不到,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就要提到两者在时代背景上的差异。

巴洛克艺术兴盛于17世纪,这一时期罗马天主教、法国与西班牙等西欧大国的君权都处于鼎盛时期,宗教与宫廷建筑作为权力的最大象征,往往倾一国之力建得宏伟壮丽。

但是到了洛可可风格流行的18世纪,这两种至高权力逐渐被削弱,债台高筑的国王和贵族们已经没有过去那样的能力再来建造宏伟宫殿了,只能将内饰做到极致华丽。于是洛可可建筑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小而精。

比如上面第一幅图中的Amalienburg,内饰令人无比惊叹:

但它所在的建筑实际却非常小巧玲珑:

事实上它是一座狩猎小屋,只有四个房间,位于慕尼黑的宁芬堡宫花园内。这是非常典型的洛可可建筑,从门楣到浮雕都充满了洛可可式的贝壳与涡卷形状,而整体上则如同一个希腊神话中的亭阁。

宁芬堡的主殿还有一个更为豪华的洛可可大厅:

可以看到天顶画以柔和的粉色调为主,比起巴洛克天顶画中时常出现的战争、政治版图等象征意义,洛可可的天顶画如同梦幻天堂,一种说法是衰败的贵族阶级此刻正沉浸在最后的美梦中不肯醒来。

天顶画的四周可以看到巨大的涡卷性装饰,华美之中尽显温婉细腻,看上去还有大理石的纹理。这种工艺叫粉饰灰泥(Stucco),事实上它的造价相较巴洛克时期的真大理石和真镀金要低廉得多,而且非常轻盈,即便看上去繁复至极也不会对天顶结构造成太大压力,因此广泛用于当时的室内装潢。

比起如此精致的内饰,宁芬堡的外观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介绍德国的宫殿,洛可可的起源不是法国吗?

其实,18世纪以后洛可可风格迅速在欧洲贵族间传播,而法国却陷入内忧外患,大革命让一生钟爱洛可可风格的玛丽皇后上了断头台,这种贵族的“奢靡之风”当然无以为继。

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队伍让贵族岌岌可危,因而洛可可的盛行时间非常短暂,留下的瑰宝也不像巴洛克那样遍地开花,而是零星地散落各处不成气候。如今能够见到洛可可室内艺术最多、最华丽的恰恰是在被人们认为最不浪漫的德国。

当时的德意志还是一个地理概念,并非同一的国家,由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等组成,其中洛可可艺术最为繁盛的要属田园牧歌般的巴伐利亚,维斯教堂就坐落在那里。

它是最著名的洛可可式教堂之一,粉嫩的天顶画将天堂勾勒得宛若梦境,与一般印象中宗教的庄严肃穆似乎沾不上边。不过下图可以看到天顶画的一侧绘有一扇紧闭的大门,它意味着如此甜美的天堂还不属于你,如果要叩开大门,还是需要虔诚地度过一生。

维斯教堂的外观同样朴素,它建在巴伐利亚的一处远离城镇的小山丘上,有专门巴士到访。这里挖个坑,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写一篇巴伐利亚地区的洛可可旅行指南。

在巴伐利亚地区,几乎每个中等大小的小镇都能找到洛可可风格的建筑,下图是我路过Oberammergau小镇的时候发现的教堂,内饰如此华丽,但外观却简朴得我都忘了拍照。

说到巴伐利亚地区,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耽于梦幻的“天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他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成为巴伐利亚国王,建造了著名的新天鹅堡,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建造了两处华美的居所,关于他的故事以后可以另行讲述。

在他三处宫殿中,名声最小的林德霍夫宫却是最为精致的,可以说是一场浓缩的洛可可盛宴。它位于一处僻静的山间,和维斯教堂一样只有巴士能够到达,因此访客稀少。它的外观长这样:

“天鹅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宫殿内饰有多么华美,这里先卖个关子,下一篇我会继续讲述林德霍夫宫、位于慕尼黑的阿桑教堂、临近柏林的小城波茨坦中的无忧宫,让我们一起领略洛可可艺术的梦幻烂漫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