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有那些?

如题所述

1、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随月读书
宋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杨时,他非常尊敬老师。他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程颢。杨时四十多岁的时候,程颢死了。他听说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又拜程颐为老师。
有一个下雪天,杨时去找程颐请教一个问题。他到了程颐家里,听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便一声不响地等着。过了好久,程颐醒了,才知道杨时已经等了好久,赶忙起来同他议论问题。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很厚了。
杨时这种爱好学习、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后来,人们就把这件事概括成“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那些爱好学习又尊敬老师的人。
3、囊萤映雪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4、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未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5、头悬梁锥刺股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战国时期,苏秦,政治家。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9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着许多古人勤学,苦学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也告诉我们后代学习需要勤奋!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无数与勤奋有关的事例历来为人们称道,车胤“萤入疏囊”是勤奋;孙康“雪映窗纱”是勤奋;匡衡“凿壁偷学”是勤奋;苏秦“悬梁刺股”是勤奋;祖逖“闻鸡起舞”也是勤奋,勤奋使他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

比如: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这些古人勤学的例子,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学习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第2个回答  2022-04-05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历史上著名的苦读小故事。

头悬梁
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孙敬从小就发奋读书,不仅白天好学不倦,晚上也常常读书到深夜。但是,孙敬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有时候晚上读书不知不觉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醒来之后后悔不已。为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孙敬想起来一个“头悬梁”的办法。由于古代男子有留长发的习惯,他就把自己的头发一端系在房梁上,这样一低头打瞌睡,就会挣得头皮发痛,困意也就消失了,然后他就继续读书。
锥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挂“六国相印”,权势无人能比。但是苏秦早年曾经穷困潦倒,连他的嫂子都看不起他。为了改变命运,苏秦发奋读书。有时候晚上读书困了,为了继续坚持,他就用一把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靠这种痛觉来提神,继续苦读。

凿壁偷光
匡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宰相。他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晚上连点灯读书的灯油钱也没有。由于他白天需要干活,读书的时间不多,所以很想晚上能继续读书。有一天晚上,他无意间发现邻居家墙缝里透出一缕灯光,借着这缕灯光勉强可以看书。于是他找到一把锤子,悄悄把墙缝凿得更大一些,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可以借着邻居家的灯光坚持学习了,后来匡衡终于成为有学问的政治家。

孙康映雪
孙康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学问家,曾经做官做到御史大夫。孙康年轻的时候也是家中贫穷,但是非常喜欢读书。很多时候,他白天看书看得意犹未尽,想晚上接着看,但是没钱买灯油,非常遗憾。有一天晚上,他意外发现窗外亮堂堂的似乎很光亮,跑出去一看原来是下雪了。酷爱读书的孙康当时就想:既然这么亮,能不能看书呢?他回屋取出书来一试,果然能看得清。于是,孙康顾不上屋外的寒冷,天天晚上坚持在雪地里看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大学问家。
第3个回答  2021-05-18
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凿壁借光匡衡,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后来都做出了一番成就。
第4个回答  2021-05-17
古人勤学苦读的故事有,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都是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