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中的意象

雨巷中的意象

雨巷中有雨巷、油纸伞、雨、“我”、篱墙、丁香、姑娘等七种意象。

  1、雨巷。象征当时社会环境,示着现实的阴冷和灰暗“雨巷”是一种基础,提供了一种环境。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雨巷”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有利于作者抒情,“情由境生”。
  2、油纸伞。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有一种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凭添了一分冷漠、凄清氛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和幽深、寂静,又朦胧的小巷结合起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3、抒情主人公“我”:独自、冷漠、凄清,怀有希望,又无限惆怅、迷茫。
  4、雨。可以看成是一种哀曲。
  5、篱墙。连篱墙都是“颓圮的”,为全诗更多添了几分黯淡无奈与感伤。
  6、“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7、“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雨巷》刻画的是阴冷的绵绵细雨下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象征着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雨巷”里,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11
《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篱墙等一系列氛围意象将三个主要意象烘托出来,生成有人物、有环境、有空间画面、有情感色调的一幅情景交融、虚实交合的诗境:“雨巷情境”。在这雨巷情境中, “我”又是中心意象,雨巷和姑娘成为烘托“我”的次要意象。雨中的巷子是“我”所处的外在环境,一个具有抒情性的客体景象,这个特定的背景足以烘托抒情主体的特定情感,因而雨巷意象退居次要的背景地位,起着烘托“我”的境遇与情感的作用。“姑娘”是“我”想像中希望遇见的人物,并不在现场,是一个对“我”的心情起着某种限定作用的象征暗示性人物,因而也是为烘托“我”的心情而存在的次要意象。于是, 在这雨巷情境中,诗境中的众多意象以“众星拱月”的结构形式凝聚一起,由一群氛围意象共同烘托雨巷、姑娘意象,又以雨巷、姑娘意象照亮居于核心地位的“我”的意象。抒情主体的形象与情感就成为了该诗歌咏的中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