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懂得古钱币的吗?这个钱是什么时候的有收藏价值吗?

如题所述

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一种中国古代铜币。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圆形,中央有一个圆孔。钱

上铸有文字。一说由纺轮演变而来;一说由璧环演变而来。是方孔钱的前身。
“圜钱”是中国战国时期铸行的一类圆形铜质货币,又称“圜化”,简称“环钱”,是我国先秦时期铜铸币四大系统之一,也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圜钱有两大类:一是圆形圆孔,比较原始;二是圆形方孔(由圆形圆孔逐渐演变而成)。初期圜钱的穿孔比较狭小,以后逐渐变大。圜钱的正面铸有铭文,反面则无任何文字。

演化
圜钱是由玉璧和古时的纺轮演化而来的。圜钱是沿用璧、环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肉倍孔位之璧,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是指璧、环居中的穿孔,“肉”是指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环钱的穿孔也称好,自穿孔至廓之间的实体也称“肉”,可见圜钱与玉璧之间的关系是有联系的。

分类
从圜钱钱体所铸货币单位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大类:一、以“两”为单位的秦国圜钱;二、以“釿”为单位的两周、三晋地区的圜钱;三、以传统货币单位“刀”为名称的齐、燕圜钱。

安臧
圜钱目前发现的以安臧钱局最早,直径38毫米,穿孔0.8厘米左右,钱文右列,书法粗壮,古朴淳厚。材质为青铜,泥范不磨边。安臧二字是地名,不知确切所在,这一城邑曾出过空首布,文字书法都不及这钱工整。因为发现不多,对此古老的圜钱无法详细研究。这一钱穿孔细小,其流通时间在东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流通地域可能在河南、山西接近黄河的地区。
安藏环钱《巴中县金融志》第九章
1976年河南省洛阳市发现战国粮仓遗址3座,出土47枚安藏环钱,直径38毫米,13--16克。四川省巴中市出土数枚安藏环钱。追问

这个有收藏价值吗

追答

抱歉,这个看不懂真假,价值方面也不是太了解,只能帮到这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8
反正是古代的!追答

非常值得收藏☺

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