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妓女马的不幸爱情

如题所述

老师的文章说,白居易插手逼死名妓关的事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我想说一个马潘潘,大概知道的比较少。这个马潘潘还牵扯到一个和白居易一样有名的大诗人苏轼。1079年,42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徐州总督。他还没上任,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他亲临防汛一线,沉着指挥,开足马力把洪水挡在城外。四十多天后,洪水退去。这时,苏轼想起徐州有一座燕子楼,想起二百多年前关死在燕子楼的故事。他在燕子楼过夜。写了一首诗《永遇乐》,副标题为“睡在燕子楼,梦和潘潘,因为这个词”。这一夜,苏轼在月如霜的园子里感受到了“风如水”。“鱼在曲刚跳”的声音清晰可闻,甚至可以隐约听到“圆荷落露”的滴答声。只觉得无边的孤独被深深的感受到。睡后,苏轼在梦中梦见关,从梦中惊醒。他很伤心,穿上衣服,起床,恍恍惚惚地在花园里徘徊。不知不觉中,他走遍了整个花园。随后,他发出了一声沧桑的叹息:“燕子楼空,何处是美,燕子关在空楼里”。可想而知,梦中关的美好形象是萦绕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的。无独有偶,在当时的徐州,也有一个官妓与关同名,名叫马。当时的民间习俗是,官员饮酒时,由能歌善舞的妓女伺候。这些妓女的职责是为官员表演节目,让他们高兴起来。宋代有个规定,官员叫官妓陪酒,这是工作需要,和官妓发生关系的人会受到惩罚。这个马很喜欢苏轼的书法,一直想学苏轼的书法,而且很有天赋,模仿得很好。当时,苏轼为了防止徐州水患再次泛滥,在东门城上建了“桃花坞”。黄色为土色,意为“以土治水”。弟弟苏辙写了一篇《黄楼赋》,苏轼打算自己写《黄楼赋》,刻在碑上,立在“桃花坞”。写到一半,他因为有事离开了一段时间。马心血来潮,拿起苏轼的笔,继续写《山河开阖》。可能是苏轼刚写完这四个字就回来了,也可能是写完这四个字,马觉得和苏轼的字迹又有一段距离,所以不敢写了。无论如何,苏轼看到马写的这四个字后开心地笑了,而且他并没有重新写一遍,只是稍微修饰了一下。日后流传下来的《黄楼赋》题词中的“山河开合”其实是马的手迹。作为一个官妓,马敢在太守和大诗人面前教诡计,说明她的天性是好动爱玩的,也说明苏轼和马的关系非同一般。马临摹苏轼的手迹,可以作为赝品。除了书法天赋,可见她学苏轼的书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苏轼一直痛惜那些堕入风尘的女子。再说,马是这样聪明机智的女人吗?因此,马跟随苏轼左右,扮演着女秘书和红颜知己的暧昧角色。马深受苏轼的喜爱。除了她的美貌和才华,她的名字也很重要。因为苏轼心中有一个“潘潘”情结。看到马,他大概会想到关。道士道谦是苏轼最好的朋友,他从不背弃我们。他长得漂亮,文采出众,写诗很快,经常写得满屋叹服。有一次,道谦在徐州拜访东坡,东坡安排他住在逍遥堂。那一天,苏轼刚刚设宴待客,身边恰好围了一大群官妓。还没等他们“下班”,就直接来找道士钱出家了。苏轼是个调皮的乐天派,有时喜欢捉弄自己的密友。事实证明,卖淫是违反礼仪的
因为苏轼派妓女找他要诗,首先是他先取笑她们,所以道士和尚回了一首诗,也算是对付他的一个办法。道士称马为“窈窕母亲”,可见马真是妖娆美丽。然后他用“巫山”和“楚王”两个典故来调侃苏轼。道和尚的意思是:马,你去给苏轼捎个信儿。面对你这样迷人的美人,苏轼不能亲其皮。让他在梦里烦躁,让他心痒痒!而我,早已脱离了世俗的欲望,心如沾泥的柳絮,不会轻言追随春风。道士和尚就像心理医生,一眼就能看出苏轼的心思和尴尬。苏轼深爱着官妓马,但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他不能和马认真。马不是对苏轼有很深的感情吗?即使表白了对苏轼的倾慕,苏轼也因为官妓的身份,不敢公然“超越雷池”。苏轼有很多政敌。那些想“捉弄”他的人担心他不会犯任何错误!如果苏轼与马有染,一旦被抓,他的结局可想而知。所以,这首诗在马交给苏轼之后,苏轼对道士的嘲笑没有给予正面的答复,一定是触动了他的悲伤。他玩得轻松,称赞道:“我曾瞥见柳絮坠泥,以为可以入诗,没想到你是第一个!”有人认为苏东坡的两句送别词《江城子恨别》和《减字木兰花彭门留别》是写给马的。苏轼在徐州住了两年,改名湖州。告别徐州的时间是春暖花开的三月和烟花三月,自古以来都是最美的季节。在这两年中,马如此近距离地目睹了他的偶像的欢乐与悲伤,他又如此幸运地感受到一个伟大诗人对自己的爱与怜悯。这一刻,他要走了,这个最美的季节,又增添了无限的伤感。苏轼认为他和马在一起的时间太短,所以说:“天涯若比邻。见面,但要快。”苏轼的感受,也是马的感受,于是马流着泪,携手苏轼“破残红”。马的眼泪一流出,就再也收不回来了。苏轼说,她“寄我千泪相思,我得不到,在楚江”。是的,马的眼泪不能流成河。苏轼也说过,不能以玉饮酒,因为酒杯里有“美人千泪”。苏轼走后,马不久也去世了。她死于大约1084年或更早一点,也就是说,马死于苏轼离开马大约四年之后。“鬼才词人”何柱,曾写了一首《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盼盼》的诗缅怀马,并以诗名打赌:“潘潘人,擅书画染。葬于南台,即凤凰园也。写了十首诗,因为第一首,甲子四月看。”马的死因,贺铸不得而知。马迷恋过苏轼,但痴情后得不到任何结果,很可能以抑郁收场。与白居易逼死关不同,苏轼对马的早逝没有责任。如果要苏轼负责的话,他也只能叹气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