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山言志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农山言志》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著缟衣白冠,陈说其闲,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

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

回愿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鬭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而对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问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2、翻译:

孔子到鲁国北部游览,登上农山山顶,弟子子路、子贡、颜渊在旁边陪着。孔子四下远望,很感叹地说:“在这个地方静心深入思考,什么都可以想到。你们可以谈谈自己的志向,我将从中作出选择。”

子路走近前说:“我愿意秉持像月亮一样洁白的帅旗,挥动像早晨的太阳一样红的战旗,让撞击钟鼓的声音响彻云天,让旌旗迎风飘扬。

我率领一队人马与敌人作战,一定能攻占敌人的土地千里,拔取敌军的军旗,割取敌人的左耳计数报功。这一点只有我仲由能做到,老师你就让这两个人跟着我吧。”

孔子说:“真是勇敢啊!”

子贡又走近前说:“我希望齐、楚两国在宽广辽阔的原野上交战,两军营垒遥遥相望,军队激起的尘土飞扬,士兵们手持兵器英勇作战。

我穿戴着白色的衣冠,在两国之间奔走劝告,陈说各种利害,以解除国家的外患。这只有我能做得到,老师你就让这两个人跟着我吧。”

孔子说:“真是有口才啊!”

颜回退在后面不作回答。

孔子说:“颜回,过来!为什么只有你不谈一下自己的志向呢?”

颜回说:“文武两方面的事,他们二人已经说过了,我就不用说了吧?”

孔子说:“即使这样,各人也要说说自己的志向,你就说吧。”

于是,颜回说道:“我听说熏草和莸草不在同一个器物里面藏放,尧和桀不能共同治理一个国家,是因为他们不是同类。我希望能辅佐贤明的君主,布施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教化。

用礼乐教导民众,让百姓不用去修建城墙,无须越过护城河去打仗,将刀枪剑戟熔铸成农具,在原野湖畔放牧牛马,夫妇没有分别的思念苦痛,天下永远没有战争的灾难。

这样仲由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勇敢,而端木赐也没有地方发挥他的口才了。”

孔子非常严肃地说:“真是美好的德行啊!”

颜回的简介:

颜回十三岁入学,史书称其六年学业基本上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出于对老师的崇拜和对儒家学问的痴迷,颜回一直追随着孔子。

颜回生前的生活可以说是潦倒的,但是去世后却得到了历代统治阶级的认可与推崇,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祭孔的时候颜回配享。

历代统治者追加的谥号更是展现了对颜回的荣宠,唐太宗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尊颜回为“兖公”,宋真宗加封颜回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将其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颜回为“复圣”。山东曲阜至今还有“复圣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