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为什么能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省省会?

如题所述



有人说:河南省会郑州是一座火车牵引的城市。南北京广铁路和东西陇海铁路在郑州的交汇,让郑州在河南省会的竞争中占了先机。


换句话说,郑州能成为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多亏了一个人。


是谁呀?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你会说:张之洞没在河南当官。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代省长。而决定郑州命运的京汉铁路的前身——鲁汉铁路,却是张之洞等人提出的。正是在张之洞的建议下,清廷不断提升郑州的政治地位。


铁路传入中国后,清廷也意识到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包括那些热衷于洋务的高级官员。比如1889年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就认为应该修建芦汉铁路,从北京的卢沟桥到湖北的汉口。


这年4月,张之洞给朝廷的标书是《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折》,建议清廷修建芦汉铁路。


为什么?


张之洞说,这是由于河南省和湖北省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河南、湖北两省的腹地。它北连直隶,西连陕西、甘肃,南连湖南、广东,东连两江。如果修建了芦汉铁路,朝廷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河南、湖北两省,进而对周边省份施加有利影响。华中地区资源丰富。有了这条铁路,这些地方的资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对各省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之洞设计了芦汉铁路的路线。从北京卢沟桥到湖北汉口,沿途要经过哪里?


出了北京,往南就是直隶保定的总督官邸。然后通过正定府、顺德府、广平府进入河南省的地界。河南边境的第一站是张德府和卫辉府。


那这个“然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过了卫辉府,鲁汉铁路就要穿越波涛汹涌的黄河了。当时,铁路应该从哪一段过江是有争议的。如果论在省内的地位,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应该是修了桥,过了铁路。古代就不说了,现在交通发达,省会对全省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开封历史深厚,五代宋金都城,明初北京,明清河南省会。但是,开封在历史上也有著名的悬河之城。当黄河到达开封段时,水位很高。明末崇祯十五年和清末咸丰五年,开封发生两次黄河大决口,沿岸损失惨重。


如果鲁汉铁路黄河大桥从开封走,谁也不敢保证黄河不会在开封再次决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是救不了黄河大桥的。黄河大桥垮塌,整个鲁汉铁路将中断。如果南方发生战争,北方的士兵就无法及时通过芦汉铁路南下。


政府财政很紧张,修建鲁汉铁路的费用几乎都是政府通过牙齿省下来的。如果黄河在开封决口,所有投资都将被滚滚黄河卷进大海。岂不是浪费时间?


正因如此,开封黄河段建桥的提议被否决。


张之洞的选择是郑州,当时还不明显。


在清朝雍正帝之前,郑州只是一个县级单位,隶属开封府。雍正二年,郑州升为直隶州。十年后,直隶州郑州撤销,归开封府管辖。郑州政治街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监管芦汉铁路湖广段。


为了提高郑州的行政级别,光绪三十年年底,朝廷正式将郑州、荥阳、迎泽、泗水这四个原本属于开封府的地方划为郑州的地级直隶州。


一年后,鲁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与此同时,东西向的边洛铁路也开始修建,这是陇海铁路的前身之一。两条铁路的交汇点是郑州。


从此,郑州成为中原重要的商埠,一飞冲天。开封因为黄河的停水,不幸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到了近代,由于铁路带来的发展差异,郑州取代开封成为河南的省会.


2018年,郑州GDP突破万亿元。除去四个直辖市,郑州在全国排名第13。开封的GDP,只有2002亿元,没有进入前1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