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汁草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3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奶汁草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5 性味归经 6 功能主治 7 奶汁草的用法用量 8 化学成分 9 奶汁草的药理作用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奶汁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奶汁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奶汁草

1 拼音

nǎi zhī cǎo

2 概述

奶汁草为中药名,出自《本经逢原》,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蒲公英之别名[1]。

3 奶汁草的别名

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黄花三七[2]。

4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堿地蒲公英T.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带根全草[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2]。

5 性味归经

苦、甘,寒[2]。入肝、胃经[2]。

6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2]。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眼结膜炎,淋巴结炎,肺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肝炎,胃炎,肠炎,痢疾,急性乳腺炎,阑尾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疮疖肿[2]。

7 奶汁草的用法用量

煎服:9~30g[2]。外用:鲜品捣敷[2]。

8 化学成分

本品含苦味质皂苷、天门冬素、胆堿、菊糖和果胶等[2]。根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Taraxacin)、咖啡酸等[2]。

9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