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心灵病了,如何关怀?

如题所述

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
首先,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身体不舒服,可以搜索医学常识,自我诊断对症下药,同样心理不舒服,也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分析,采取对策。
一旦接触了心理学及其中的丰富案例,你会发现:
1、你不是唯一的。
一个人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封闭性,认为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最倒霉的人,承担着所有其他人都不曾承担过的痛苦。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过与你相似的经历,一旦你了解到自己有很多同病相怜的人,痛苦的程度就会立刻得到缓解。因为痛苦很多时候是比对出来的,越特殊越难受,越普遍越释怀。
经典影片《搏击俱乐部》开头,陷入中年危机患有严重失眠症的男主,偶然参加了绝症患者的团体咨询会,通过相互倾诉、抚慰和哭泣释放了胸中积蓄已久的压抑,并从此上了瘾。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里,经历了丢子之痛的黄渤和郝蕾参加了一个全部由失去孩子的家长组成的小团体,大家相互倾诉、鼓励并提供线索,一起努力寻找丢失的孩子。就像在漆黑的暗夜里独自开车一样,来自同类的温暖灯光总会给人带来莫大的安慰。
2、你是可被理解的。
心理学注重归因,一切现状的发生都有其产生的内在动因。从自己的现状出发,顺藤摸瓜找到最初的动因,你会长出一口气,哦——原来是这样,我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面临现在这样糟糕的局面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合乎逻辑的。来龙去脉清楚以后,人就不至于太慌张,可以冷静理性地慢慢处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痛,找出原因,才能跳出治标的层面深入治本。
3、你的困境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得到改善。
很多人都出现过精神问题并自我治愈,有的人在自我治愈的过程中还成了专家,所谓久病成良医。虽然你现在很难受,但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而且是有多种方法的,你可以接触不同的理论体系,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摸索改善之道。
就像家中备有常用药,以应付头疼脑热等小疾一样,我们生活中也应该具备一些心理学的分析疏导能力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很多,有些难免晦涩难懂,对于入门级读者,推荐武志红的两本书《七个心理寓言》和《心灵的七种兵器》,深入浅出很好读,也很实用。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是灵修派的代表作,一度非常畅销,也可以看看。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表面上是一本讲整理术的书,实际上有着简单深邃的人生哲学在里面,也很推荐。
其次,身体上的释放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压力。
据研究,人体在运动中容易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激素,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负面情绪、让人高兴起来、变得积极向上。选择一项你喜欢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对你来说很有裨益。
你可以:
1、跑步。跑步很容易,一双跑鞋就可以开始,小区、公园、操场都很方便。因为不是比赛所以不用跑太快,用自己舒适的节奏就好,你会感觉似乎可以一直就这样跑下去,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松弛和自由。如果觉得路程有些单调,可以戴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歌曲,最好选一些跟你的步调合拍的,那样跑起来分外带劲儿。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跑步并长期坚持了下来,有些人跑出了半专业水平,可以参加一些马拉松比赛,很拉风很有成就感。
2、跳舞。跳舞很享受,跟运动相比,与音乐交融的舞蹈更容易使人产生身心投入的满足感,一支酣畅淋漓的舞过后,你会觉得自己像小鹿一样轻盈优美。如果有条件,可以接触一下相对系统的舞蹈培训,当然,轻松愉快地跳跳广场舞也无妨,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快乐的情绪就会弥漫开来。
3、爬山。爬山的过程很累,但登顶的那一刻真的很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开阔的自然气象是可以涤荡身心的,心里憋闷的时候,不妨爬爬山,到开阔的山顶吹吹风,汗意褪去的那一刻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也许哪天坐在山顶看夕阳的时候,你就顿悟了呢!
除了以上几种活动,游泳、打球、骑行、跳绳、踢毽子等等,凡是可以让你出一身汗的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所以,在内心苦闷而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不妨出去流流汗、排排毒,久而久之,没准就豁然开朗。
最后,同样的问题,看看别人是如何处理的,会得到很多启迪。
你可以:
1、阅读。很多问题,书中自有答案。
2、走出去跟人交流。也许,你会得到启发,也许,你就释怀了。
试过以上种种,如果自己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不妨去找找心理医生,接受专业的指导与治疗。
要知道,有一些症状,不仅仅是单纯的精神问题,还有内在的生理原因,需要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可讳疾忌医。
不少人对于心理咨询怀有顾虑,认为只有精神病人才会去看心理医生,这真是一种误解。在美国,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就跟去市场买菜一样平常。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里的男主杰森就是一名心理医生,在家里快乐地开着私人诊所,接待着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总之,心理感到不适,不用紧张也不用藏着掖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积极想办法改善方为上策。如果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天长日久就有可能积重难返。
港片总在说,做人开心最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来说,做人身心一致最重要!想要A,却做着B,想放弃C,却又舍不得好处D,自己把自己搞得纠结无比,表里不一,久而久之就会酿成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其实,把心气儿理顺了,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8
征询母亲意见。在做每一次的旅行之前,都应该充分征询母亲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先摆出来,因为一旦你说了提议,母亲就会以为你很想去而迁就你。母亲都是这样,她总是满足以子女的愿望为前提,只是嘴巴上不说而已。

2/7
做好年度计划安排。当你征询了母亲目前最想去的几个地方后,就要做好先后顺序的安排,考虑到时间、金钱、精力等各方面因素,可以年度安排一近一远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劳逸结合,既充实又不太累,毕竟母亲年纪大了,车船劳累会吃不消。

3/7
提前做好具体准备。在拟定了初步出行月份后,就要提前做好当地情况的调查了解,以及路线安排。尽量避免在多雨寒冷或太热的天气出行。选择比较舒适安静的酒店,安排游玩的路线要尽量能满足吃行,让母亲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出行装备要准备充分,一般随身急救药物不能缺少。

4/7
过程关怀。在出行过程中,要及时关心和了解母亲是否存在不适,因为有时候母亲看到你玩的开心会忍住不说自己不舒服,但是回到酒店可能就已经是累坏了,比如头痛、脚痛等。所以在出行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并给予及时的关怀。

5/7
留下美好回忆。母亲能够和子女一起出行是她感到很开心的事情,因此别忘了给母亲拍些漂亮的照片,到此一游作为纪念。

6/7
总结经验。初次出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应该及时总结,那么在以后的旅程中就可以尽量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让母亲能够更好地享受与子女一起旅行的快乐。
7/7
陪伴宜早不宜迟。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孝敬父母宜早不宜迟,尤其是母亲生养孩子不容易,女性更年期等情况较男性更加明显,身体机能的衰老是一下子就可能出现的事情,所以趁着母亲还活泼自如的时候,多陪伴她一起旅行吧。比如我的母亲,她的眼睛越来越差了,渐渐看不清东西。所以不要再找其他借口,一定要安排好时间陪母亲去旅行。
第2个回答  2019-09-09
你妈妈心里病了,平时你就多关心关心她,帮你妈妈做做家务,还有你努力学习,一个优秀的孩子也会让父母心情快乐起来。
第3个回答  2019-09-08
和妈妈一起去听心理医生的课 你要多看看心理书 也可以去看心理老师

有时候心理咨询师 很有本事的 我感受到好几年了

看了心理医生后 会让心灵有疾病的人 在出现不好的情绪时 知道 开始分析 自我控制 平静

就好像遇到坏人 知道 愿意去反抗一样 不看心理医生 很多人都不会去不愿意去反抗的
第4个回答  2019-09-08
给他一碗心灵鸡汤,或者买几本书让她看看,陪她出去散散步学学跳舞。旅旅游yizhiaihuihao

应该会好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