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方报警说我肇事逃逸,交警部门打电话联系我,我也马上去了交警队算肇事逃逸吗

本人驾车途中从机动车道右拐进非机动车道停车看手机,期间大概有两分钟左右,然后继续驾车回单位,大概过了五六个小时交警部门打电话联系我,说我把一辆电动车剐蹭了要我去交警队处理一下,交警还告知对方电动车并无大碍,受了点皮外伤,然后我检查了一下车身,由于刚贴了车身膜,发现右后侧叶子板位置有一厘米左右的划痕,但是也只是车身膜被勾到,我感觉可能确实是有刮到,所以马上驾车前往交警队处理,到了交警部门交警就一口咬定我是肇事逃逸,但问题是首先我并不知道剐蹭了电动车,而且在我停车看手机期间电动车驾驶人并没有来找我,其次本车受损部位可以看出来只是车身膜勾到,油漆都没有受损,而且电动车也没有倒地,整个过程并没有异常声音,而且到了交警队以后我也和电动车驾驶人打电话沟通,对方表示当天有点晚(9点钟),第二天愿意协商,医院检查后又回家了,并不存在交警所说的骨折情况。
这种情况下交警部门还是坚定不移地认为我是肇事逃逸,还强加个人意愿说我一定知道故意逃逸,我该怎么办?

在车身发生刮蹭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算肇事逃逸,应当到交通部门及时处理。

6种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扩展资料:

人民网北京2016年6月1日电(杨孟辰)5月27日凌晨,艺人李易峰驾驶白色兰博基尼跑车在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桥北侧撞上桥墩,车头损毁严重。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称,桥梁主体结构未受影响,但桥梁泄水管被撞坏,维修费用将由车主承担。

事后李易峰单方面声明,由于脚底打滑不慎撞向桥墩,确定没有人员伤亡及公共财产损坏后,安排工作人员处理后续事宜,本人因工作离开了现场。

经北京市交管部门初步调查,确认驾驶人为李易峰,所驾车辆临时号牌过期。交管部门通报称正在依法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将依法对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李易峰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律师专家观点不一

李易峰工作室声明指出,事情的大致经过为:凌晨,李易峰整理出差行李时发现护照遗忘在父母家。因深夜不想打扰工作人员休息,遂自己驾车去取护照。

由于脚底打滑,在转弯时不慎撞向桥墩。现场查看后,确定没有人员伤亡及公共财产损坏,马上致电保险公司报案,并安排工作人员处理后续事宜。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起淮认为,李易峰驾车撞上桥墩后离开现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在警察把事故现场勘查完,鉴定完之前,交通事故的当事人离开现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之后归案属于投案自首。”张起淮说。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凌云则表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第一时间报警,保护好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李易峰在事故之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这是不对的。据其声明了解到,当事人李易峰因故离开现场,并安排工作人员代为处理,并非主观逃避法律制裁。而且,现在对事实的认定还需交管部门进一步调查,根据法律认定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据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委员会副主任魏镇胜分析,驾驶员是否“逃逸”,一方面是看本人是否离开了现场,还有就是要看离开的目的。

比如交通事故发生后造成了人员受伤,那么司机在报案后,保护好现场,做好标记,然后离开送伤者去抢救,这种是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

“李易峰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离开了现场,据其单方面发表声明表示没有主观故意,但这还需要交管部门对其离开的目的和原因做进一步调查,才能做出判断。”魏镇胜表示。

魏镇胜说:“对逃逸的处罚远远大于酒驾。酒后交通肇事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要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后逃逸,有可能会加重民事、行政、刑事的处罚后果。有很多人认为只有造成人员伤亡时逃逸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这是错误的认识。”

张起淮指出,交通肇事逃逸,首先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如果有酒驾等加重情节还会被加重处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醉驾是刑法中的罪名,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张起淮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易峰撞车后离开现场 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引争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0
明知(知道或应当知道)就是肇事逃逸
怎么判断是应当知道,由交警根据痕迹,证人证言这些认定
不服交警责任认定书可以复核,但不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是交警根据认定就肇事逃逸作出行政处罚,可以就行政处罚进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3
应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