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为什么会成为国宝?

如题所述

熊猫会成为国宝的原因有珍稀;独特;体重大,体型大、速度与力量都属顶级;可爱;文化属性

1、珍稀,全球的分布范围极小,数量少。熊猫只分布于中国,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到第二阶梯俯冲地带的山区的中段(长江黄河之间)。毋庸置疑,一个物种如果稀少就珍贵。此外,繁殖率低也给珍稀性推波助澜。

2、独特,独占亚科。熊科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北极熊和棕熊都是独霸一方,而熊猫是这个霸主团体中最为特殊的一员,熊科就现存两大分支,一支是熊猫,一支是其它熊。

3、体重大,体型大、速度与力量都属顶级。体型大就说明它在生态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熊猫代表了该区域的原始生态,被称为伞物种。体型大太重要了,每次发现一种新的体重超过人类的物种,都是轰动世界的。

与此相反,现在不断在某雨林发现新种蛙、蝶、龟,是没太大响动的。亦或是发现某个大型动物的亚种足够独特,因而升格为新种,但这种情况就不够新了。再说熊猫的奔跑速度、咬合力、爬树能力,等等都表明熊猫不是池中物,让人肃然起敬。

4、可爱,天生憨憨。熊猫的憨态、大眼圈、黑白分明的颜色,这些构成的外貌欢迎程度远超其他熊。平常最常见的毛绒玩具泰迪熊,做的很萌,但其实和野生熊的本色差距非常大,而熊猫根本是本色出演。

5、文化属性。熊猫的黑白分明,代表了中华的万物阴阳的自然理念;熊猫的内刚外秀,暗合着中华的国家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3
为什么熊猫是国宝
1、熊猫是国宝的原因: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濒临灭绝,非常可爱。
2、大熊猫更是人们常说的活化石,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这对于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的环境变化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

如果找一种动物来代表中国,可能是“龙”;如果找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那无疑是大熊猫。黑与白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太极阴阳,也是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物种的专属配色。

最可爱的国宝

长久以来,“国宝”大熊猫一直担任着中国的形象大使。全球范围内,没有大熊猫入住的动物园绝称不上是世界顶级动物园,从奥运福娃“晶晶”到好莱坞的功夫熊猫,“熊猫热”风靡世界,从未降温。

熊猫征服成都

如果你和一群老外聊四川,他们可能对川菜、火锅兴趣寥寥,但若提起大熊猫,他们会一下围坐过来,两眼放光地问这问那。其实熊猫并不止生存于四川,也分布在甘肃、陕西。相比于熊猫对我们所作的贡献,我们对它们的了解还太少太少。
大熊猫是猫还是熊,好像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拿黑熊、中华田园猫和大熊猫比一比似乎就明白了。但若是黑熊、猫和小熊猫呢?甚至再加一只浣熊?好像就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冒充熊猫的松狮犬

现在的熊猫多特指大熊猫,而最初,“熊猫/猫熊”的名字却只属于小熊猫,后者被认为是介于熊与浣熊之间的新物种。19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接触到了“黑白熊”,当时的动物学家认为它的头骨构造、齿列、脚掌多毛等特点和红猫熊(小熊猫)相似,命名为“猫熊属的”。于是熊猫便有了大、小之分,以至于现在的人不得不拗口地称呼“小的大熊猫”为大熊猫幼崽。


小熊猫

大熊猫与小熊猫有相似的外观、生活习性(比如吃竹子)以及地理分布,甚至在动物园里也是好邻居。但这两个可爱的大/小家伙在科学上可不好分类,有人说同属熊科,有人说同属单独的熊猫科,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大熊猫应归为熊科,小熊猫则单独列为小熊猫科,与美洲的浣熊亲缘关系最近。

浣熊

“熊猫”之名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大熊猫的拉丁文直译是大猫熊,今天台湾地区仍这么称呼。抗战期间,重庆曾在一次展览上展出大熊猫标本,工作人员按照西文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写下了拉丁文名,又依旧时中文从右至左的书写习惯写下了“熊猫”,于是造成了游人和媒体的误读,反倒是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单从语感上说,“熊猫”比“猫熊”听上去就可爱;而在英文世界,尽管一般承认熊猫不属于“小熊猫科”了,但还是保留了panda的名字,听感自然也是比某某bear萌得多的多。
熊猫不发威,你当我是吃素的?
大熊猫是熊,虽然平日里99%的食物都是竹子,但它们却是实打实的食肉目动物,消化道很短,类似于豺狼虎豹,和其他“素食者”相去甚

改吃素或许是“适者生存”的原因,但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大熊猫从竹子中获取了大量的蛋白质,能量占比其实和吃肉是差不多的。大熊猫是吃竹子的专家,它们只吃约27种竹子,各个季节选取的部位还不相同,尤其愿意吃蛋白质含量高的种类或部位。看着在吃素,其实在“吃肉”!

强大的咬合力

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进化出了一系列“吃饭工具”,比如五个手指外还有一个“伪拇指”——实际上是腕骨发育成有皮毛而没有爪的假拇指,便于更好地抓取竹子。竹子质地坚硬,所以需要坚硬的牙齿和强大的咀嚼肌,这也让熊猫脑袋大、脖子粗,成了最可爱的肉食者。同时,为了防止被竹片刮伤,大熊猫的胃壁也变得更加厚实。

说谁脑袋大?

竹子是高纤维食物,而大熊猫的牙齿和消化道由于保持了肉食动物的构造,消化效率低,营养吸收慢,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不停地吃吃吃。科学家曾观察过一只成年大熊猫:48小时内,这只大熊猫花了25小时吃竹子,吃了154千克,还边吃边拉了96次,一共排了85千克便便,那是相当吃苦、相当勤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3
大熊猫一度被称为“活化石”,这是因为它的起源非常古老,早在几百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就已经生活在了世界各地,但因为种种原因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熊猫都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只有生活在中国的大熊猫存活了下来,这对于世界生态环境的演变极具研究价值。

并且进化出了一个很强大的能力:消化竹子,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纤维素是绝大多数动物无法消化的,唯独大熊猫可以,这使大熊猫极具生物进化研究价值。

地球上黑白颜色的动物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够长成大熊猫的样子,凭借着外表先是从众多中国独有动物中脱颖而出面向世界,又因为独特、可爱的外表在世界上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多个环境保护组织的标志物,随后大熊猫又和乒乓球一样逐渐政治化,成为了一种独有的政治资源,其他国家想要向中国租借大熊猫,不但要经过种种专业的考核,还要支付高昂的租金,甚至还要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才能租借一只大熊猫。

大熊猫拥有其他独有动物的科研价值的同时,又具备了其他独有动物不具备的可爱外表,最终使大熊猫成为了国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5-16

    由于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还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熊猫不到1600只,极其稀有。

    我国的熊猫世界曾经还出现过棕色和白色的熊猫,现在可知全球只有1只。

第4个回答  2021-02-04

为什么在中国这么多的野生动物里面,只有大熊猫成为了国宝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