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为何与徐悲鸿离婚后又被张道藩抛弃?

如题所述

蒋碧薇出生于一个世代望族的大家庭里,她生的漂亮,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因为家世的关系早早地在13岁时就定下了亲事。男方是蒋家世交的子弟,可这位公子并没有多大出息,甚至搞出来个考试舞弊的事端来,让蒋碧薇觉得自己的人生无望。

一方面是自己对徐悲鸿的才华与真诚的喜爱,一方面是对自己家中许下亲事未来丈夫的失望;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接受了徐悲鸿对她做出的安排,与1917年一起私奔去了日本。虽然这次出格的举动给蒋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是出于对女儿的怜惜与疼爱,家里还是原谅了他们。

从此这对经历颇多的恋人终于如愿以偿的过上了美满的生活——你以为我会这样写——就像无数童话故事那样。可现实从来都不是童话,婚姻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地鸡毛。

1921年,留学欧洲的徐家夫妇在一次酒会上认识了年轻画家张道藩,他们但是由于加入了一个名为“天狗会”的组织,所以经常聚首,以方便联络感情。一来二去,张道藩逐渐喜欢上了蒋碧薇,并不顾她是有夫之妇这件事向她发起追求,而此时的徐悲鸿把满腔的热情都投身到了艺术当中去,对于男女之事并不上心,对妻子的情感也日渐冷漠。

蒋碧薇大概也迷茫过,犹豫过,感慨过。可她还是拒绝了张道藩,给他回了一封长信,劝张道藩忘了她。可这次的坚持却也没对这段日渐凋零的婚姻造成什么缓和的影响。

1934年8月,夫妇二人回到国内,蒋碧薇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孙韵君念念不忘,蒋碧薇终于发现这段感情已经无法挽回了,遂同徐悲鸿开始分居。而这时,张道藩又出现在了她的生命力。甚至在日军攻击南京的时候,她看不见自己的丈夫,她也知道徐悲鸿一定是去找孙韵君去了。

而这时,帮助她和她的孩子逃过灾祸的是张道藩,不止一次。在一次次的关爱与呵护中,蒋碧薇终于对这份不容于世的感情投降了了,她终究接纳了张道藩。

二人在一起的时候,蒋碧薇并没有同徐悲鸿解除婚姻关系,后来,蒋碧薇写信给张道藩道明自己的矛盾与不知所措。张道藩回信给她指明了四条路:“一离婚结婚(双方离婚后再公开结合);二逃避求生(放弃一切,双双逃向远方);三忍痛重圆(忍痛割爱,作精神上的恋人);四保存自由(与徐悲鸿离婚,暗地做张道藩的情妇)。”

结果,蒋碧薇选择了最后一条路。1945年二人办完了离婚手续,徐悲鸿对蒋碧薇的一切条件尽数答应,并且赠送了一副自己早年为蒋碧薇画的肖像《琴课》。

可蒋碧薇一生两次出格的为爱出走都没有的到好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恋情逐渐冷却了下来,于1958年分手。

这个女子,少年时勇敢私奔,青年时长袖善舞,中年时茫然惆怅,晚年时凄清一人,来人间走了一遭,留下了她挥斥方遒的一生,在人们的注目中于1978年离世。

据说她去世时,家中挂着两幅画,都是她的肖像。一幅里面她面容憔悴,神色黯淡,还有一朵白花插在头上;另一幅里的她头部微斜、两眼脉脉含情,专注的拉着提琴。前者画师张道藩,画的是她的晚年;后者画师徐悲鸿,画的是她的少年。画中最相似的就是她的一双眼睛,都明亮神秘,眼底充满柔情。

参考文献:

《我与悲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0

绝密往事:令人唏嘘,蒋碧薇为报复徐悲鸿宁愿做张道藩的情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