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为什么是礼乐崩坏的时期?和井田制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礼乐”,什么是“井田制”。

礼乐,也就是“周礼”,是指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乐”也是周礼的表现形式之一。


井田制则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在历经烽火戏诸侯、王室东迁等变故后,周天子的土地大大减少,甚至没有诸侯王多,土地少那么周天子辖地的人口就少,周天子的权威大大降低,各诸侯王逐鹿中原之心日渐显露。

而且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在以往,这些土地都是周王室分封给诸侯的,诸侯并没有所有权。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各诸侯王。

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按照周礼,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即天子的演奏队伍是八行八列,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但是春秋战国时期,臣子用八佾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了。人们已经普遍不遵守维护周天子等级权威的礼乐制度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井田制的瓦解有很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作为周朝的土地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影响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2
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源于诸侯国为了自身强大和掠夺更多的资源人口 相互征伐,周王室因为权力衰微,无力掌控天下,造成了这个局面。过去都是王田制,由周王室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分封给大臣,老百姓租赁这些田地交赋税 但井田制出现之后,出现了土地兼并,由土地兼并又引发了后来的土地兼并战争。
第2个回答  2020-02-1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私有化开始出现,各诸侯国逐渐富强,周天子的势力被削弱,诸侯国通过战争来扩充自己的势力,所以是个礼乐崩坏的时期。而当时的井田制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出现新的制度来代替它。
第3个回答  2020-02-12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不服从周王的调遣,都相继想要称王,因此是礼乐崩坏的时期。井田制的施行导致了诸侯国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20-02-12
春秋战国那里不是有个周礼啥的嘛,主要是礼乐比较出名了,井田制不是很清楚,如果经济好才能有这样的制度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