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残春出自哪本诗集?

准确

《残春》写于1927年4月20日,时年,徐志摩已经32岁。这首诗原本写的是花瓶插着桃花,但是,窗外的风雨在报丧,鲜花总是免不了变成了“艳丽的尸体”。而残春对桃花的伤感,也触发了作者内心对旧爱的宿厌,同时仲夏狂热的爱已经在萌发、滋长,有着对爱的幻灭感。因此,《残春》清清地吟唱,纯纯地叙来,更多的是在感叹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复杂心情,既不舍得且又不甘心的无奈。不知何故,品完《残春》,心理总有莫名的悲鸣。春天本该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徐志摩为何写出来的却是另一种透心的悲凉?春天,虽然是一个赋予生机的季节,但它总有归尽的时候,正如自然界中的花开花落,有始有终。不过从我个人来看,作者似乎在述说人生的短暂!?其实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化着青烟而去时,其间的过程是复杂的,而中间的过程便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史上的高峰期。而《残春》也恰到好处地映射出了作者对生命的追求。从徐志摩本人对生命的高峰期的诠释,也就是经霜色浓的香山红叶,开始飘零,不知不觉间以老之将焉!紧接着心境在枯竭,往事如烟淡去,令人不胜伤感。《残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曾经拥有的美好、圆满、温馨、甜蜜和与曾经推不开的无奈、惆怅、悲思,统统渐行渐远,一一离他而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其诗不成熟的浅意理解,或许我还未完全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境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