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像李白一样的很多诗人,写诗只是随性而发...并没有刻意记住,所以应该很难流传至后世,为什么后世会知道并记住他们的诗?

古代的诗歌有很多种流传方式: 
1、出诗集.这个方式需要用到钱,一般分三种:一是自己掏钱出自己的诗集;二是欣赏自己做的诗词的达官贵人资助;三是出版商要以此牟利而出诗集赚钱 
2、艺人传播.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很多诗歌便通过青楼、戏院等娱乐场所传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才子经常光顾那里的原因 
3、民间传播.老百姓虽然做不了诗,但却可以读诗,就如白居易、杜甫等做的民间诗歌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4、风景名胜的留诗.诗人经常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一有什么灵感或感慨,总是喜欢用笔写下来,所以经常见到许多风景名胜上留有诗词,一首好的诗词会让那风景名胜更加有名,而由此这些诗词就流传下来了,甚至比其他方式更加有效等等.

或者是一些记录方式,

一、刻石。比如各个地方名胜的墙壁、山石,很多都有诗词家的笔迹。 

二、诗集。诗人不一定都是穷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纳兰容若等,写的诗词就自己出诗集了。
三、口传。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着歌词才会唱,可能就是听别人唱来唱去自己就会了。
四、后人点评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把诗词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小说。在某小说里,忽然出现一首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里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各位万能的网友们,喜欢小编的点下关注吧,要是不喜欢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古代诗词里面深奥的秘密。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在唐代,家妓是彰显主人地位和实力的标志。曾为刑部侍郎和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当然也不例外。据《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居易最宠爱的歌妓,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樊素善歌,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善舞,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白居易曾为她俩写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现在我们用来形容女生的樱桃嘴、小蛮腰,便源于白居易这两句诗。连同广州塔的别称小蛮腰,也是。  

02此地有“十里桃花”,此地有“万家酒店”。据《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李白要走的那天,家中宴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回头一看,正是汪伦和许多村民在岸上踏步唱歌为李白送行。李白十分感动,随即写下此诗送汪伦: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03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传说,苏东坡的朋友张先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女孩为妾。当时苏轼和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得意地赋了一诗:“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东坡也作一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此处,梨花指代白发苍苍的老新郎,海棠指代红颜少妇,“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是“老牛吃嫩草”的生动形象版。  

04候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唐末范摅《云溪友议》载:唐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她与崔郊互相爱慕,后来却被卖给了显贵于某。崔郊由此悲伤惆怅,对婢女依然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年寒食节,偶尔外出的婢女和崔郊不期而遇,崔郊顿时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赠婢诗》:赠婢诗唐·崔郊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候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来于某读到此诗,为崔郊的痴情所感动,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一时传为美谈。  

05狂风荡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据《太平广记》记载,太和末年,杜牧官升御史出使宣州幕。当时有位湖州刺史,知道杜牧性情风流,便为杜牧物色了许多美女,却没有一个是杜牧中意的。  有一天参观民间水戏,杜牧路见一个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标致,当下就给了许多银两作为婚约礼金。因年幼而未娶,与其母相约十年后来娶。当杜牧再次做上湖州刺史,已经是十四年后了。那时,那女孩已嫁人三年,且有三个孩子。杜牧感慨惋惜,随即写下这首《叹花》诗:叹花唐·杜牧欲去寻春去罗迟,不需惆怅怨芳时。狂风荡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0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宋代《太平广记》记载:那年,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他独游于长安城南,无限的自然风光渐渐让他忘却了考场的失意。正经过一户农家,见一个妙龄少女驻足桃花树下,那娇羞的脸蛋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光彩照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双方脉脉含情、却未通言语。第二年清明,崔护旧地重游,桃花依旧,但屋门紧闭,寂无人声。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崔护情不能已,便写下这首诗: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编有话说: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们打开小编的文章,我将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和看法。如果接下来的内容哪怕能对您产生一些小小的快乐,小编将不胜荣幸。本号会持续更新呀,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记住要点击上方关注我们哦!如果有想看的文章一定要告诉小编,小编会尽力为你们找的,我会在下方评论区等大家哦~赶快来评论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08
这些诗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歌手。则李白等就相当于著名歌手。这并不是开玩笑,事实上诗与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还要配上舞蹈,如李白喝醉了就舞剑吟诗。就像现在的歌手会出名一样,那时写诗写的好的人也会出名,毕竟艺术是每个时代的人的追求。所以他们写的诗就像是现在的歌词一样,总会有人去整理记录。大体上,古诗词传世靠的是以下几个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个地方名胜的墙壁、山石,很多都有他们的笔迹。
二、诗集。诗人不一定都是穷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纳兰容若等,他们写的诗词就自己出诗集了。
三、口传。就像你唱歌不一定要看着歌词才会唱,可能就是听别人唱来唱去你就会了。
四、后人点评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把诗词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小说。在某小说里,忽然出现一首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里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0

花间派,以唐温庭筠、韦庄为代表。

花间派写的诗都很艳丽,很多都是闺怨诗,还有的就是比较恩恩的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婉约派,以宋李清照,秦观为代表。

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豪放派就是苏轼,辛弃疾,范仲淹那种的,那都写些壮志难酬的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苏轼

南乡子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格律派,以周邦彦,姜夔为代表。近现代文坛中朱自清把徐志摩、闻一多等前期新月派诗人也称格律派诗人

格律派就是特别注重诗词的格律,你看书的时候介绍这个人,什么工于诗词,就是这个意思

第4个回答  2009-11-07
主要是文字记录。你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代诗词主要是采用纸抄和石刻的方式,有条件的诗人可以自己出诗集,这样其作品就能够流传下来。没条件的,还是靠他周边的人的收集整理,也是可以流传的。唐朝诗风很盛,据说与李白同时代有个人就专门收集李白的诗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