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冷藏育苗技术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长期冷藏育苗是将前一年育成的已经完成花芽分化的秧苗,置于低温下贮藏,暂时抑制其生长,以供抑制栽培使用的育苗方法,其目的是满足10月下旬以前采收,供应市场。长期冷藏育苗的主要技术特点是:

(1)培育合格的秧苗

长期冷藏用的苗是用常规的育苗方法培育的。作为长期冷藏的秧苗最重要的是耐低温的性能要强。因此应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在育苗的后期要控制氮素的施用,氮素过高生长旺盛,抗低温能力降低,在冷藏期间易引起冻害和腐烂。除此外还可通过断根来控制根系对氮素的吸收。

长期冷藏用的苗应选择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株重在30克以上,发育健壮的大苗。这样的苗贮藏养分多,冷藏定植后能有足够的养分供应秧苗初期的生长。另外在花芽分化的深度上也不宜过深,一般在雄蕊和雌蕊开始形成期比较适宜,分化过深在冷藏中也容易发生冻害。

(2)开始冷藏的时期

什么时期开始冷藏?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北京地区可在12月初土壤结冻以前,或在春季土壤解冻,发芽以前进行。一般来说,若在冬季能很好地保护秧苗露地越冬的条件下,第二年春季解冻后起苗冷藏更为有利。因为,一方面秧苗经过了冬季低温的锻炼,增强了抗低温的能力,不需要人工预冷。另一方面,春季开始冷藏,冷藏的时间短,秧苗消耗养分少,有利于移栽成活和健壮生长。

(3)秧苗包装

冷藏的苗要尽量避免根系损失。因此挖苗时要认真细致,抖掉根上的土,并用水冲洗干净,去掉老叶、枯叶,保留3片健壮的幼叶。把整理好的苗子按大小分级,放在阴处风干半天,再行装箱。包装容器以木箱为宜,箱内铺上报纸或带孔的薄膜。装箱时把秧苗在箱内排成两横列,两排苗的根朝向箱内,叶部朝向箱的两侧,如图41。

图41 冷藏苗的包装

(4)冷藏温度

适宜的冷藏温度是长期冷藏的关键。温度过低会使秧苗遭受冻害;温度过高,秧苗呼吸作用强,营养消耗大,不利于冷藏后移栽成活和生长。冷藏最适的温度为-2~0℃。高于0℃,芽在冷藏中会萌动,导致养分消耗过大和霉菌产生造成秧苗腐败。低于-3℃,根和芽都会受冻。日本爱知县基础研究部流通利用研究所的试验表明(表32),不同变温处理效果不同。冷藏初期温度为-2℃,60天后变为-4℃的,冷藏效果最好,植株既无冻害也无霉菌发生;其次是初期为-2℃,30天后变为-4℃的效果也较好,植株冷冻较轻,霉菌发生率也较低,仅为14.3%,其他处理效果均不好。

表32 冷藏温度处理对植株的影响

冷藏初期给予一定时间的预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入冬前冷藏,必须有一段预冷期,使植株逐渐适应冷藏时所确定的温度。预冷的温度要逐渐缓慢降低,预冷时间的长短视植株的体温定,体温高预冷时间要长,体温低预冷时间可短。预冷时把秧苗挖出后先放到冷凉的地方,使其体温降低,然后入库。如果春季开始冷藏,一般不必预冷。

(5)出库和定植时期

出库和定植时期决定于计划采收上市的时期和生产管理上的可能性。从市场的供应需求看,一般促成栽培只能满足12月以后的市场供应,而从6月到12月上旬是草莓供应的空白期。但6—8月正是夏季高温时期,用一般品种进行草莓生产比较困难。因此,作为草莓抑制栽培重点应是以10、11月供应市场为目标。但在北部寒冷地区,夏季高温时间短,比南部地区提早出库定植,争取9月供应市场也是可能的。根据上述情况,一般地区在8月上旬出库定植比较合适。

8月上旬在北京以南地区的温度仍然较高,刚出冷库的苗还处于半冷冻状态,出库后直接在高温下定植是很危险的。因此,刚出库的苗,首先应放置在冷凉的地方,使其逐渐适应外部气温。另外,由于长期贮藏秧苗极度缺水,为了保证成活,在定植前必须充分吸水。处理的方法:一种是,定植的前一天下午将苗取出,在冷凉处放置一夜,使其自然升温解冻,然后将秧苗放于木槽中,使水浸泡根部,并缓缓从根部流过,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浸泡3~4小时后,即可取出定植。另一种是,早上一早出库,午前放于冷凉的场所,使其自然解冻并逐渐适应于外界气温。午后用冷水流过根部,连续处理3~4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待到温度下降后的傍晚进行定植。定植时要去掉腐烂的根和叶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