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鞭打)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渎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王冕,字元章,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偷偷溜进学校去听学生们读书,天黑了才回家,结果把牛丢了。父亲很生气,于是就用鞭子打了他,结果他还是继续这样。他母亲说:我的儿子痴迷到这个地步,不如就任其所为吧。于是王冕就去了寺庙,晚上就在佛像前,用长明灯的灯光照着看书。会稽有个叫韩性的听说了,非常吃惊,于是就把王冕收为自己的弟子,起名叫通儒。后来韩性死了之后,他的家人尊敬王冕如同尊敬韩性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14
王冕,字元章,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他的父亲让他放牛;他偷偷的到学舍利去听学生读书学习,到了傍晚就回家,丢失了放牧的牛。他父亲很恼怒就鞭打他,如此几次后,他母亲说:“儿子这样痴迷,何不任凭他做什么?”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晚上坐在佛祖像的膝盖上,靠着长明灯读书。会稽山的韩性听说了并且感到很讶异他的行为,收他做弟子,就称他为通儒。韩性死了之后,他的家人侍奉王冕如同对待韩性一样。
第2个回答  2009-11-17
王冕,字元章,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偷偷溜进学校去听学生们读书,天黑了才回家,结果把牛丢了。父亲很生气,于是就用鞭子打了他,结果他还是继续这样。他母亲说:我的儿子痴迷到这个地步,不如就任其所为吧。于是王冕就去了寺庙,晚上就在佛像前,用长明灯的灯光照着看书。会稽有个叫韩性的听说了,觉得他与众不同,于是就把王冕收为自己的弟子,起名叫通儒。后来韩性死了之后,他的门人尊敬王冕如同尊敬韩性一样。
第3个回答  2009-11-21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第4个回答  2012-04-24
王冕,字元章,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父亲让他去放牛,他偷偷溜进学校去听学生们读书,天黑了才回家,把牛丢了。父亲很生气,用鞭子打了他,但他还是这样。母亲说:儿子痴迷到这个地步,不如如他所愿吧。于是王冕就去了寺庙,晚上就在佛祖的膝盖上,借用长明灯的灯光看书。会稽有个叫韩性的听说了,非常吃惊,于是就把王冕收为自己的弟子,起名叫通儒。韩性死后,他的家人尊敬王冕如同尊敬韩性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