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长需要做哪些事情

如题所述

校长每天应做好的几件事情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不是站在师生后面指挥,而应该是走在前面引领。这就要求校长时时处处身先士卒,为人表率。校长,处在各种关系的中心,必要的应酬是必需的,但不能陷于其中,整天东跑西颠,杯盘觥筹,应该把以下几方面的事情作为自己每日的常规工作。
1、巡视校园
校长每日到校后,不应该立即钻进办公室,而应该首先围着学校转一转,看一看校园、房舍甚至学校周边环境,包括学校每一个角落。通过巡视观察,也许能发现学校管理上的漏洞,能知道学校的哪些软硬件设施需要完善、建设,校园怎样进一步的硬化、绿化、美化、文化化。巡视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强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其实,学校的很多决策、计划及措施,都是在校长巡视校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自然萌发的。
2、走进课堂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应该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一个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校长,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校长,他的工作是本末倒置的。校长应经常巡视课堂,走进课堂,甚至亲自听课、评课、上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理念、教改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互动、遵守纪律等情况,掌握第一手教育教学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3、走近教师
教师是学校之本,实施学校管理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校长应当树立民主管理的思想,创设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条件和氛围,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和智慧,这就要求校长要走近教师,去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去倾听教师的呼声和要求,去征询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或建议,去和教师一起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管理思想和工作体会,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走近学生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校长,不能只关注教师的发展,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不能只通过教师来间接了解学生或传递校长的管理思想,也应该深入学生,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用心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捕捉发生在学生身上令人感动的闪光点,去调查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去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对班级和学校管理的意见或要求,这样有助于校长更新教育思想,转变管理理念,实施科学化、人情化管理。
5、阅读思考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如何实现这种领导?自己读书和指导教师读书是最好的办法。校长工作和应酬再忙,也要每天挤时间读书。有专家指出:不论哪一方面,你只有每天读书半小时,不久就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内涵,读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读书也同样可以提升校长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同时,校长还要养成每日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静心疏理一下当天的工作内容,客观地评价一下当天的工作,肯定有成功的经验和愉悦,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败和遗憾,提笔记下工作反思或写写管理日记,可以为以后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借鉴。
6、工作小结
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强工作的计划性。今天要完成或督促下属完成哪几项工作,头天晚上临睡前必须书面列出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天工作无明确计划,就不会有工作的紧迫感,就不会有工作的高效紧凑,就分不出工作的轻重缓急,就会被工作推着走而不是主动干工作。每天临睡前,校长要盘点自己一天的工作,看计划中的工作哪些完成得很好,哪些勉强完成了,哪些还没有完成,从而分析原因,加强措施、完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计划明天的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什么样的校长定会带出什么样的学校。校长负责制的教育体制改革为校长们施展才能创造了条件和机遇,但也给校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认为应有如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素质 政治理论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作为教育事业的基层领导,首先要讲政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必须熟悉教育政策法规,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并结合学校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政治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行为上的盲目。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一个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就很难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更难以做到正确贯彻执行。同时,校长作为学校行政的最高领导者,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使学校成为一个廉洁的、有战斗力的集体。
二、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校长的最重要的资本,这主要反映在教育教学与学校管理上。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素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校长首先应是教学能手,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坚持和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教育问题,参与指导开展教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教学竞争气氛,让教师在实践中和竞争中增长才干。 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校长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校长处事要有战略头脑,深思熟虑,在决策时要有科学远见,统观全局,协调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事事讲原则、讲风格,体现校长的领导风范。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注意处理好校长与中层干部之间,校长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中层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要做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保证学校目标的实现。 3、具备一定协调能力。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在系统内部、直线关系上要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之间关系,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加强沟通。在横向关系上,要认真自觉协调处理好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几年来,我校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妥当、融洽,充分调动了镇党委、镇政府抓好教育的积极性。
第2个回答  2019-10-07
管好教师队伍,搞好学校风气,让老师带好学生。
第3个回答  2019-10-06
当校长工作内容和职责如下:1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指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按教育规律办学,实现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2.负责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以及改革方案和岗位责任制目标。经常检查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搞好总结、报告工作,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施;3.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4.定期召开并主持校长办公会和行政会,领导学校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领导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负责学校人事、工资及奖金分配、职称评定及奖励等工作;5.坚持勤俭办学的精神,管理学校的经费、校舍和设备,组织实施学校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职工的集体福利,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