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教资笔试中案例分析的常用理论及其运用有哪些?

如题所述

教资考试中,主观题案例分析是令广大考生甚为头疼的题目,因为该类型的题目不仅考查到新课标相关理论的理解,还考查各个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和运用。能够将题目中的教学实录或者教学片段读懂进而运用相关理论进行评析和解读,这对于大部分考生是比较困难的。下面,总结了一些案例分析中的常用理论并例举了习题解题步骤供大家学习参考。
1.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有情感的熏陶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新课标倡导“大语文”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7.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8.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9.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10.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以上是案例分析中常用的新课标理论,下面一起看一下以下材料:
有位老师上《乡愁》一课,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课题,于是他叫起了一个学生,启发道:“如果有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做什么?”
学生答道:“多情。”
“可能是我问的不对,也可能是你的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见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教师又问道。
“月是故乡明。”学生很干脆地答道。
“不该这么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回答的语气显得不自信了,他抬头一看老师已是满脸阴云,连忙换了个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教师继续启发道。
“深情。”学生嗫嚅道。
好在此时有学生接口叫做“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说明】
本课执教的教师是参加新课标准骨干培训的教师,开设的是一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实验课,课前教师作了精心的准备,叫起来的学生也是语文尖子生,但结果开篇就让教师傻了眼。在课后总结中,这位老师抱怨道:“在别的班试教时,导入根本不成问题,没想到这位学生如此不配合,我已经多方引导,可他就是启而不发,害我浪费三分钟,差一点连教学计划都完不成。”
我们问他,为什么不马上砍掉这个开头,他说:“这可不行,都是实现设计好的,否则就不完整也不新颖了。”
读完材料,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题,接着分析材料并对能够体现或者违背新课标理论的相关表述进行圈点勾画,接着运用理论知识结合材料组织语言进行作答。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导入环节,显然是不成功的。这位老师还是在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没有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主导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面对突发状况,要灵活处理,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可以说这个导入违背了这一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后组织语言作答如下:
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该案例中老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与答案不一致时,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该案例中该老师没有启发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是一味地只关注教师个人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③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该案例中学生对于老师的着急、生气,学生显得不自信、慌乱,这就违反了这一新课标理念。
④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案例中,这位老师在情急之下,给出了更为明显的答案提示“两个字”“不能带月字”,这是一种违反新理念的引导。
⑤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案例中,这位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于不同的问题应该有不同的理解,“答案”不应该是固定的单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6

下面,总结了一些案例分析中的常用理论并例举了习题解题步骤供大家学习参考。

1.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有情感的熏陶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云南人事考试网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新课标倡导“大语文”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7.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8.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9.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10.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6
1.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质——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有情感的熏陶
2.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新课标倡导“大语文”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7.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8.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9.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10.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