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印刷版材是如何演变过来的?

如题所述

柔性版印刷最初被称为“苯胺印刷”,起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因使用苯胺染料油墨而得名。苯胺染料虽然颜色鲜艳,但容易褪色,且具有毒性。因此,1942年,苯胺染料油墨被美国食品安全局取缔,这种印刷方式也因此不再被使用。直到1948年,市场上推出了更安全的油墨,食品印刷商逐渐又恢复了苯胺印刷的使用。一方面由于延用“苯胺”二字,容易使人误会这种改良后印刷方式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这种以油墨得名的印刷方式逐渐“名实不符”,所以,在1952年美国第十四届包装研讨会上,苯胺印刷被正式命名为“柔性版印刷”,因其所使用的版材具有明显的弹性形变而得名。更名后的柔性版印刷逐渐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广泛应用,柔性版材供应商在柔性版材和制版工艺上的创新研发和技术进步,也为柔性版印刷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

1972年,杜邦公司发明了柔性感光树脂版材,再加上金属陶瓷网纹辊的使用,促使柔性版印刷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杜邦公司率先推出柔性版直接制版技术,提高了印版质量、缩短了印前准备时间;1997年,巴斯夫(BASF)等四家公司联合推出了柔性版直接制版套筒技术,进一步对制版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随后,杜邦公司又推出柔性版热敏制版技术,缩短了柔性版制版时间。柔性版材可根据其不同特性进行分类,通常,柔性版材可以按照感光特性、制版技术、版材厚度和显影方式进行分类。按感光特性分类。根据弹性体的感光特性,柔性版材可分为橡皮版和感光树脂版两大类,其中,感光树脂版又可以分为固体感光树脂版和液体感光树脂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4

柔印版材是随着柔印工艺的发展以及柔印产品对版材要求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印刷包装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柔性版印刷这些年在全球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柔性版印刷的范畴里又分了不同的类型,例如:纸箱直接多色印刷、纸箱预印、软包装印刷、薄膜印刷(胶袋、台布等)、标签印刷、电子行业的LCD导电液体的涂布等。

柔印的不同应用采用不同的印刷设备,因此也需要用不同厚度、硬度的版材来印刷不同的承印物。柔性版印刷的产品领域主要是在纸箱、软包装及标签三种不同的消费品上。瓦楞纸箱印刷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多色和网点方向发展。从柔性版材的使用量来讲,纸箱版占了80%,软包装、标签和其他仅占20%。柔版之所以成为纸箱印刷的首选,是因为纸箱的表面粗糙,而一般的金属版(如胶印铝版或凹印铜版)都难于印刷这样的承印物。

第2个回答  2018-01-24

美国柔性版印刷协会于1980年正式将柔性版印刷定义为:柔性版印刷是直接轮转印刷方式,同凸版印刷方式相似,使用的是弹性橡胶版或树脂版。印版固定在印版滚筒上,由一个网六结构的、可以计量油墨的“网纹辊”转移一定量的快速干燥的液体油墨到印版上,在压印滚筒的共同作用下,印刷到包括吸收性材料或非吸收性材料在内的几乎任何材料上。我国国家标准GB 9851.4—90《印刷技术术语凸版印刷术语》的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源自英文Flexographic,也称柔印。从其字义上看, 所有使用柔软印版的印刷技术,均可称为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融汇了铅印、胶印、凹印三种印刷工艺的特点。如使用高弹性的凸版,采用带网穴的金属网纹辑定量供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