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理论分析的前提是什么?

凯恩斯理论分析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的五大原则基础上的,其核心是“自动均衡”理论。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经被证明有缺陷,但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仍然愿意使用它:
其一,任何社会政策,不仅经济政策,都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证明有缺陷”适用于所有政策,或者说除非进一步分辨何种利弊,不然“有缺陷”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现实情况中,有可能是短期利大于弊,也可能是长期利大于弊,也可能是对某些群体某些地域利大于弊。总之,没有完美的社会政策。如果说一项政策落下去,没有怨言没有扭曲的地方,那绝不可能。而且,任何宏观政策都不能照顾到所有主体的“公平”,全世界都如此。因此政策的形成,往往也是人心向背,对经济预期的认识共性,利益博弈等等共同形成的。
其二,宏观经济政策,永远是追寻次优解,或者当期可行的均衡解,而非最优解。新凯恩斯主义,可能不是宏观经济的最优解,却是一个现行的次优均衡解,将来可能被替代。资源有限,时间有限,人力有限,就连维持某种市场法制制度的成本也是有限的。所有人都可以高谈阔论要如何做,却忽视了成本与资源约束。比如拿干预是否有效或者加剧了波动而言,也没有办法进行对照实验,不可能让时光倒流,来一次干预和一次不干预的对比实验。
你能说大萧条的时候,可以什么也不做,等待债务通缩持续至自然出清吗?当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政策可以不进行变动吗?那样各级政府都要下台,利益集团与人民会寻求新的代言人。可能干预不是最好的,但相比自由市场主义,干预更像是一个次优均衡解。事实上,大部分人并没有那样的远见与心思,牺牲大众的短期利益来顾全长远,大众未必乐意。新凯恩斯主义是一种基于博弈的次优均衡解。
任何社会系统,不仅经济系统,基本不可能达到最优解。而且当谈及公平时,“公平”本身绝不可能有客观定义的,包括市场经济制度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基于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各种制度,而不是一种客观的一定具有某种固定范式的制度。从这些角度,与其说新凯更适合政府需求,不如说本质上大多数民意相比其它理念更愿意接受新凯理念的政府行为,即更适合民众需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17
1.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效果显著。
具体说是货币供给量增加不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下跌,甚至出现流动性陷阱这种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经济社会中存在大量闲置的生产力,使得短期内社会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即:在价格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能提供无限量产品。

3.因为经济萧条,即使利率很低,仍因为信心不足、预期前景不利等因素使得投资无法上升,这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果十分显著。

4.利率的货币量系数、投资的利率系数很小。收入的投资系数很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