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二回书评

如题所述

红楼梦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1、懂贾瑞之死开始,《红楼梦》的死亡序幕正式拉开,后面陆续有人死去。

2、秦可卿、林如海、张金哥及其未婚夫、贾敬、尤二姐、尤三姐、金钏儿、晴雯、林黛玉。。。。。。从上层主人,到下层奴仆,年轻的、年老的,相继去世,死亡衰败的气息越来越重,悲剧色彩也越来越浓。

3、在这一回,作者以及很多人指责诟病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了贾瑞。但从整个事件来看,王熙凤其实并没有拿他怎么样,本意也是令他知改。首先只是放鸽子,让贾瑞白等一晚上,冻他一宿。

4、如果贾瑞就此收手,不再妄想,王熙凤也不会再耍他,从此也没什么交集了。但是贾瑞贪恋王熙凤美色,弄不到手不甘心,又来撩骚,王熙凤只好再设局惩戒。

5、讹诈贾瑞银子的是贾蔷,而且贾瑞也未必拿得出一百两银子来给贾蓉贾蔷,贾代儒也不会给他还所谓的“赌债”否则也不用人参都吃不起了。

6、在第二次惩戒中,其实只是吓一下贾瑞,并且屎尿淋头,不算大事。即使冻感冒了,发烧了,贾瑞回家静养一下也就没事了。偏偏他自己不消停,还把自己身体搞虚了,这真不能怪别人。道最后病入膏肓,命都快没了,心里还生者邪念,继续给自己火上加油,那真是存心找死了。

7、至于说人参,王熙凤给他是情分,不给是情理,尤其是对这么一个调戏自己,对自己打歪主意的人,不帮他也说得过去。即使放在今天,这件事情也是可帮可不帮的。这里,可以说王熙凤狠心,但不能说她狠毒。

扩展资料

第十二回故事梗概

贾瑞向凤姐“请安”,凤姐假意迎合,约其起更之后在西边穿堂幽会。贾瑞喜不自胜,如期赴约,空等一宿,回家后被代儒责罚。贾瑞想不到是凤姐捉弄他,过了几天又去找凤姐,凤姐见他仍不悔改,又约他当晚在房后空屋相见。

贾瑞不知是计,再度赴约,被贾蔷、贾蓉扣住,各勒索五十两,又被粪尿泼身。贾瑞回家后即发重病,久治不愈。跛足道人赠“风月宝鉴”让贾瑞只照反面,贾瑞偏照正面,一命呜呼。年底,林如海病重,贾琏送黛玉回扬州。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红楼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9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电子图书馆

1
打开字典
话说凤姐正与平儿说话,只见有人回说:“瑞大爷来了。”凤姐命:“请进来罢。”贾瑞见请,心中暗喜,见了凤姐,满面陪笑,连连问好。凤姐儿也假意殷勤,让坐让茶。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越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凤姐道:“不知什么缘故。”贾瑞笑道:“别是路上有人绊住了脚,舍不得回来了罢?”凤姐道:“可知男人家见一个爱一个,也是有的。”贾瑞笑道:“嫂子这话错了,我就不是这样人。”凤姐笑道:“像你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个里也挑不出一个来!”

2
打开字典
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又道:“嫂子天天也闷的很?”凤姐道:“正是呢,只盼个人来说话解解闷儿。”贾瑞笑道:“我倒天天闲著,若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闷儿,可好么?”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那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道:“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我了。我如今见嫂子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情愿!”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蓉儿兄弟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3
打开字典
贾瑞听这话,越发撞在心坎上,由不得又往前凑一凑,觑著眼,看凤姐的荷包。又问:“戴著什么戒指?”凤姐悄悄的道:“放尊重些!别叫丫头们看见了。”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忙往后退。凤姐笑道:“你该去了。”贾瑞道:“我再坐一坐儿。--好狠心的嫂子!”凤姐儿又悄悄的道:“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到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贾瑞听了,如得珍宝,忙问道:“你别哄我。但是那里人过的多,怎么好躲呢?”凤姐道:“你只放心。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门一关,再没别人了。”

4
打开字典
贾瑞听了,喜之不尽,忙忙的告辞而去,心内以为得手。盼到晚上,果然黑地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果见漆黑,无一人来往。贾母那边去的门已倒锁了,只有向东的门未关。贾瑞侧耳听著,半日不见人来,忽听咯噔一声,东边的门也关上了。贾瑞急的也不敢则声,只得悄悄出来,将门撼了撼,关得铁桶一般。此时要出去亦不能了,南北俱是大墙,要跳也无攀援。这屋内又是过堂风,空落落的。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好容易盼到早晨,只见一个老婆子先将东门开了,进来去叫西门。贾瑞瞅他背著脸,一溜烟抱了肩跑出来。幸而天气尚早,人都未起,从后门一径跑回家去。

5
打开字典
原来贾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代儒教养。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今忽见他一夜不归,只料定他在外非饮即赌,嫖娼宿妓,那里想到这段公案?因此也气了一夜。贾瑞也捻著一把汗,少不得回来撒谎,只说:“往舅舅家去了,天黑了,留我住了一夜。”代儒道:“自来出门非禀我不敢擅出,如何昨日私自去了?据此也该打,何况是撒谎!”因此,发狠按倒打了三四十板,还不许他吃饭,叫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功课来方罢。贾瑞先冻了一夜,又挨了打,又饿著肚子跪在风地里念文章,其苦万状。

6
打开字典
此时贾瑞邪心未改,再不想到凤姐捉弄他。过了两日,得了空儿,仍来找寻凤姐。凤姐故意抱怨他失信,贾瑞急的起誓。凤姐因他自投罗网,少不的再寻别计,令他知改,故又约他道:“今日晚上,你别在那里了,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儿里头那间空屋子里等我。可别冒撞了!”贾瑞道:“果真么?”凤姐道:“你不信,就别来!”贾瑞道:“必来,必来。死也要来的!”凤姐道:“这会子你先去罢。”贾瑞料定晚间必妥,此时先去了。凤姐在这里便点兵派将,设下圈套。

7
打开字典
那贾瑞只盼不到晚,偏偏家里亲戚又来了,吃了晚饭才去。那天已有掌灯时候,又等他祖父安歇,方溜进荣府,往那夹道中屋子里来等著,热锅上蚂蚁一般。只是左等不见人影,右听也没声响,心中害怕,不住猜疑道:“别是不来了,又冻我一夜不成?……”正自胡猜,只见黑魆魆的进来一个人。贾瑞便打定是凤姐,不管青红皂白,那人刚到面前,便如饿虎扑食,猫儿捕鼠的一般,抱住叫道:“亲嫂子!等死我了!”说著,抱到屋里炕上就亲嘴扯裤子,满口里“亲爹”“亲娘”的乱叫起来。那人只不做声。贾瑞便扯下自己的裤子来,硬帮帮就想顶入。忽然灯光一闪,只见贾蔷举著个蜡台照道:“谁在这屋里呢?”只见炕上那人笑道:“瑞大叔要肏我呢!”

8
打开字典
贾瑞不看则已,看了时真臊的无地可入。你道是谁?却是贾蓉。贾瑞回身要跑,被贾蔷一把揪住,道:“别走!如今琏二婶子已经告到太太跟前,说你调戏他,他暂时稳住你在这里。太太听见,气死过去了,这会子叫我来拿你。快跟我走罢!”贾瑞听了,魂不附体,只说:“好侄儿!你只说没有我!我明日重重的谢你!”贾蔷道:“放你不值什么,只不知你谢我多少?况且口说无凭,写一张文契才算。”贾瑞道:“这怎么落纸呢?”贾蔷道:“这也不妨,写个赌钱输了,借银若干两,就完了。”贾瑞道:“这也容易。”

9
打开字典
贾蔷翻身出来,纸笔现成,拿来叫贾瑞写。他两个做好做歹,只写了五十两银子,然后画了押。贾蔷收起来,然后撕掳贾蓉。贾蓉先咬定牙不依,只说:“明日告诉族中的人评评理!”贾瑞急的至于磕头。贾蔷做好做歹的,也写了一张五十两欠契才罢。

10
打开字典
贾蔷又道:“如今要放你,我就担著不是。老太太那边的门早已关了,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来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如今只好走后门。要这一走,倘或遇见了人,连我也不好。等我先去探探,再来领你。这屋里你还藏不住,少时就来堆东西。等我寻个地方。”说毕,拉著贾瑞,仍息了灯,出至院外,摸著大台阶底下,说道:“这窝儿里好。只蹲著,别哼一声,等我来再走。”说毕,二人去了。

11
打开字典
贾瑞此时身不由己,只得蹲在那台阶下。正要盘算,只听头顶上一声响,哗喇喇,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巧浇了他一身一头。贾瑞掌不住“嗳哟”一声,忙又掩住口,不敢声张,满头满脸皆是尿屎,浑身冰冷打战。只见贾蔷跑来叫:“快走,快走!”贾瑞方得了命,三步两步从后门跑到家中,天已三更,只得叫开了门。家人见他这般光景,问:“是怎么了?”少不得撒谎,说:“天黑了,失脚掉在茅厕里了。”一面即到自己房中更衣洗濯。心下方想到凤姐玩他,因此,发一回狠;再想想凤姐的模样儿标致,又恨不得一时搂在怀里。胡思乱想,一夜也不曾合眼。自此虽想凤姐,只不敢往荣府去了。

12
打开字典
贾蓉等两个常常来要银子,他又怕祖父知道,正是相思尚且难禁,况又添了债务;日间工课又紧;他二十来岁的人,尚未娶亲,想著凤姐,不得到手,自不免有些“指头儿告了消乏”;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内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日常倦;下溺遗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于是不能支持,一头躺倒,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胡话,惊怖异常。百般请医疗治,诸如肉桂、附子、鳖甲、麦冬、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

13
打开字典
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加沉重。代儒也著了忙,各处请医疗治,皆不见效。因后来吃独参汤,代儒如何有这力量,只得往荣府里来寻。王夫人命凤姐秤二两给他。凤姐回说:“前儿新近替老太太配了药;那整的,太太又说留著送杨提督的太太配药,偏偏昨儿我已经叫人送去了。”王夫人道:“就是偺们这边没了,你叫个人往你婆婆那里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里有,寻些来凑著,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们的好处。”凤姐应了,也不遣人去寻,只将些渣末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叫送来的,再也没了。然后向王夫人说:“都寻了来了,共凑了二两多送去了。”

14
打开字典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急,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孽之症。贾瑞偏偏在内听见了,直著声叫喊,说:“快去请进那位菩萨来救命!”一面在枕头上磕头。众人只得带进那道士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搭裢中取出个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镜子来--背上錾著“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来,单与那些聪明俊秀、风雅王孙等照看。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扬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15
打开字典
贾瑞接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那“宝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儿立在里面。贾瑞忙掩了,骂那道士:“混帐!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著,便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点手儿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到了床上,“嗳哟”了一声,一睁眼,镜子从新又掉过来,仍是反面立著一个骷髅。贾瑞自觉汗津津的,底下已遗了一滩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过正面来,只见凤姐还招手叫他,他又进去。如此三四次。到了这次,刚要出镜子来,只见两个人走来,拿铁锁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这句,就再不能说话了。

16
打开字典
旁边伏侍的人,只见他先还拿著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掉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时,已经嚈了气了,身子底下,冰凉粘湿,遗下了一大滩精,这才忙著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道!”遂命人架起火来烧那镜子。只听空中叫道:“谁叫他自己照了正面呢!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为何烧我此镜?”忽见那镜从房中飞出。代儒出门看时,却还是那个跛足道人,喊道:“还我的‘风月宝鉴’来!”说著,抢了镜子,眼看著他飘然去了。

17
打开字典
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18
打开字典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因为身染重疾,写书来特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阻。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费,不消絮说,自然要妥贴的。作速择了日期,贾琏同著黛玉辞别了众人,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19
打开字典
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URN: ctp:hongloumeng/ch12
喜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红楼梦第12回读后感
1.《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当贾瑞在凤姐得闲时来相探望,以慰淫心。在其与凤姐的几句话中,颇值得回味。
“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
这是贾瑞的话,从侧面体现了凤姐平时的毒辣程度,这也正是凤姐在丫头下人眼中的印象,从贾瑞的嘴中说出,也体现了丫头下人对凤姐的畏惧和憎恶,不然她们不会到处诉说主子的不好处。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伏下后来凤姐“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在封建社会,贾瑞竟能说出“死了也愿意”,其淫意不言而喻。这样越轨的行为是大错特错的(此仅限当时,今日则成为男人的口头语了)。而贾瑞说出的“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则暗示自己的悲惨结局。
后面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这样的话与第六回贾蓉来借炕屏时凤姐的暧昧表情相比,可略窥其与贾蓉有染,是否是焦大称的“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也未可知!
2.
这回写的是王熙凤之歹毒。她手段真是叫人胆战心惊。贾瑞求爱于她,固然是错。你不答应或训斥他都可,为甚要用此毒计杀死他呢?贾瑞之死,这事很有普遍性。人的弱点之一,是难以抗拒眼前欲望的诱-惑,尤其是这种诱-惑是你所渴求的.
有道人送他一面风月宝镜,叫他只照反面,病就可好;若照正面,即死。这是寓言式地告诉贾瑞:凤姐是一个魔鬼,她要用假的爱情欺骗你,致你于死;她说爱你是她的假像。你不要被她的假像所蒙蔽,断了她,病即好。这是就书中的情节而言的。
“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ni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wo,如今见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wo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
这是贾瑞的话,从侧面体现了凤姐平时的毒辣程度,这也正是凤姐在丫头下人眼中的印象,从贾瑞的嘴中说出,也体现了丫头下人对凤姐的畏惧和憎恶,不然她们不会到处诉说主子的不好处。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伏下后来凤姐“反算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而贾瑞说出的“在ni跟前一点也错不得”则暗示自己的悲惨结局。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