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有几个读音分别组词

如题所述

着有四个读音,拼音分别是 zhe、zhuó、zháo和zhāo,组词分别如下:

一、着 zhe

1、跟着 [ gēn zhe ] 

解释:尾随在后面。

沙汀 《淘金记》十五:“现在,他又跟着寡妇跑到 筲箕背 查看来了。”

2、穿着 [ chuān zhe ] 

解释:亦作“ 穿着 ”。穿戴;装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

二、着zhuó

1、着落 [ zhuó luò ] 

解释:犹安排;安置。

《元典章·刑部十八·孛兰奚》:“本省去都四千馀里,诚恐沿路瘦损倒死……若不早为著落,岁月既久,死损更多。”

2、卓着 [ zhuó zhe ] 

解释:突出显著。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

三、着zháo

1、着急 [ zháo jí ] 

解释:焦躁不安。

宋 杨万里 《晓行闻竹鸡》诗:“路不唤君君自去,为谁著急不归休。”

2、着迷 [ zháo mí ] 

解释: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怪不着你正是遥授夫妻,你可甚步步相随,更做道秀才每忒上紧,忒着迷。”

四、着zhāo

1、一鞭先着 [ yÄ« biān xiān zhāo ] 

解释: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

2、走为上着 [ zǒu wéi shàng zhāo ] 

解释: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07
[ zhuó ]
1.穿(衣):穿~。穿红~绿。~装。
2.接触,挨上:~陆。附~。不~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眼。~笔。~色。~墨。~力。~想。~意(用心)。
4.下落,来源:~落。
5.派遣:~人前来领取。
6.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zháo ]
1.接触,挨上:~边。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凉。~急。~忙。~风。~迷。
3.使,派,用:别~手摸。
4.燃烧,亦指灯发光:~火。灯~了。
5.入睡:躺下就~。
6.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打~了。没见~。
[ zhāo ]
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法。~数。一~儿好棋。
2.计策,办法:高~儿。没~儿了。
3.放,搁进去:~点儿盐。
4.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哇!~,你说得真对!
[ zhe ]
1.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走~。开~会。
2.助词,表示程度深:好~呢!
3.助词,表示祈使:你听~!
4.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顺~。照~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11

“几”有两个读音:[ jǐ ][ jī ]

“几”[ jǐ ]组词:几多、几许、几时、无几

“几”[ jī ]组词:条几

基本释义:

[ jǐ ]

1.询问数量多少:~个人?。来了~天?

2.表示不定的数目:十~岁。~十个。所剩无~。

[ jī ]

1.小桌子:茶~。窗明~净。

2.副词。将近;差一点:月~望(月亮将近十五满月)。~死者数(shuò)(好几次都差一点死掉)。

扩展资料

一、几多[ jǐ duō ]  

造句:他们甚至想过该怎么样感谢在电视里为他们唱出动听歌曲的那些漂亮人们,因为那些歌曲给他们消除了几多疲劳,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多快乐。 

解释:<方>询问数量:~人?|这袋米有~重? 

二、几许[ jǐ xǔ ]  

造句:我的老婆会成为寡妇,我的孩子们会成为孤儿,但是她们会得到几许安慰于此:我所献身的事业是一些国家的人们深信不疑的伟大事业。 

解释:<书>多少:不知~。 

三、几时[ jǐ shí ]  

造句:而且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几时能收回钱是不知道的,因为人们支付他们的抵押贷款时间是不可预测的,这个时间举例来说,当他们决定出售他们的房子的时候。 

解释:什么时候:你们~走?|不知~进来了一个人。 

四、无几[ wú jǐ ]  

造句:有胆量推销牛肉的零售商寥寥无几,其中一位零售商表示生意不错,从星期二开始,他已经卖出了400公斤牛肉。 

解释:没有多少;不多:寥寥~|两块试验田的产量相差~。

五、条几[ tiáo jī ]  

造句:利用这些病毒她制造出一条几厘米长的纳米丝,这根丝与尼龙绳的强度差不多,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极亮的红色。 

解释:条案。

第3个回答  2019-12-23
着有四个读音,拼音分别是 zhe、zhuó、zháo和zhāo,一、着 zhe

1、跟着 [ gēn zhe ]

解释:尾随在后面。

沙汀 《淘金记》十五:“现在,他又跟着寡妇跑到 筲箕背 查看来了。”

2、穿着 [ chuān zhe ]

解释:亦作“ 穿着 ”。穿戴;装扮。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

二、着zhuó

1、着落 [ zhuó luò ]

解释:犹安排;安置。

《元典章·刑部十八·孛兰奚》:“本省去都四千馀里,诚恐沿路瘦损倒死……若不早为著落,岁月既久,死损更多。”

2、卓着 [ zhuó zhe ]

解释:突出显著。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昙花记》:“慧既非凡,孝尤卓著。”

三、着zháo

1、着急 [ zháo jí ]

解释:焦躁不安。

宋 杨万里 《晓行闻竹鸡》诗:“路不唤君君自去,为谁著急不归休。”

2、着迷 [ zháo mí ]

解释: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二折:“怪不着你正是遥授夫妻,你可甚步步相随,更做道秀才每忒上紧,忒着迷。”

四、着zhāo

1、一鞭先着 [ yī biān xiān zhāo ]

解释: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

2、走为上着 [ zǒu wéi shàng zhāo ]

解释: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第4个回答  2018-11-19
和一共有五个读音,分别是 hé、hè、huò、huó、hú 。组词分别如下:
一、和 [ hé ]
和谐 [ hé xié ]
1、和睦协调。
《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汉 郑玄 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唐 李商隐 《杂纂》:“诸妇和谐,不嫌麤辣。”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都因这佛会。”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充满在两人中间的和谐气氛给破坏了。”
2、指使和睦协调。
宋 司马光 《瞽叟杀人》:“所贵於 舜 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
3、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
《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黄山谷诗》:“自中 唐 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 秦牧 《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细部好了,还得结构和谐完整,才能够构成卓越的整体。”
4、和解;和好相处。
《魏书·萧赜传》:“ 赜 初为太子时,特奢侈。 道成 每欲废之,赖 王敬则 和谐。”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此剑原是 吴 国之寳,他既来索取,不如做个人情,送还了他,两国和谐,可不好那!”
二、和 [ hè ]
相和 [ xiāng hè ]
1、相互谐调。
马王堆 汉 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意(音)、声之相和也。”《老残游记》第十回:“箜篌丁东断续,与角声相和,如狂风吹沙,屋瓦欲震。”
2、此唱彼和。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宋 苏轼 《和黄鲁直烧香》之一:“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 曹参 。”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周作人 自寿诗,诚有讽世之意……群公相和,则多近于肉麻。”
三、和 [ huò ]
和弄 [ huò nong ]
1、搅弄。
高德明 《梦中婚》:“西餐里没有筷子,净是刀子叉子,我也没使过,拿刀子在嘴里一和弄,把舌头也弄破了。”
2、挑拨,挑动。如:这个乱子是他和弄起来的。
四、和 [ huó ]
和面 [ huó miàn ]
用水揉和面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酒鱼眼沸,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作。” 唐 费冠卿 《答萧建》诗:“搜泥如和面,拾橡半添穜。”
五、和 [ hú ]
七和 [ qī hú ]
又称“上大人”,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