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党的历史简介

我国党的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扩展资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新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初心发展,铭记历史责任,肩负时代担当、永葆革命生机。

始终以初心和使命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坚持内生动力,砥砺前行、不断进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争做时代的行动者,谱写出一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华丽篇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0
党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23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2]
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
成立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
历史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4、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5、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
大事简记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出部署。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
1月21日-2月2日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2月9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第2个回答  2021-03-03
我国党的历史简介
有奖励写回答共12个回答
130******32
聊聊关注成为第4位粉丝
党史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23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2]
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
成立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
历史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4、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5、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2]
大事简记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出部署。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
1月21日-2月2日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2月9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编辑于 2021-02-20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世界简史_会员尊享,全场纸书文创免费选
根据历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_咪咕中信书店会员,每月读完2本书!变量,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成为等…年度榜单好书一站畅享!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限大专 本科生 选择大于努力 月薪不是凭空想象
根据文中提到的中国近代史为您推荐
大专本科毕业,如果想要满意,除了销售,你还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向,不夸张,可查询近年来满意行业
南京中博职业培训学校广告
第3个回答  2021-03-22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扩展资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新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初心发展,铭记历史责任,肩负时代担当、永葆革命生机。
始终以初心和使命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坚持内生动力,砥砺前行、不断进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争做时代的行动者,谱写出一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华丽篇章。
第4个回答  2021-02-28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924年,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掀起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但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发生投降主义的错误,这次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掀起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最后以长征结束告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建国后,党领导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956年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扩展资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新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初心发展,铭记历史责任,肩负时代担当、永葆革命生机。
始终以初心和使命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坚持内生动力,砥砺前行、不断进步,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争做时代的行动者,谱写出一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华丽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