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流沙河先生的诗歌《我是四川人》的全文

找了很久没找到
但是肯定有这样的一首诗
听说以前小学课本还收的有
请各位帮忙

他没写过

流沙河(1931— )原名余勋坦。著名现代诗人。古四川金堂人(现青白江城厢镇)。四川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四川省文联创作员、《星星》诗刊编辑、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后在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专门从事创作。著名诗集有《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乞丐》等。
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流沙河一生坎坷,历经共和国遭遇重大事件,但仍坚持理想,并为之奋斗.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11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重回文联工作,终于实现了理想. 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七十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因才识扬名,因清脱为人仰重,因谦虚而备受爱戴,这便是人们心目中的著名诗人流沙河。
流沙河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10年前,先生突然“见异思迁”,弃诗而作文,鼓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拨弄出举世瞩目的一个大旋涡。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兴,一时间,文化人都在询问他的“流向”。蜀国的文学圈子压根儿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让人心头搁不下的谦恭,消失了他兴之所至谈笑惊座的幽默。
先生已逾七旬,身高1.7米,体重却只有90多斤,怎一个“瘦”字了得,他的样子,容易使人联想到经霜后的枣树,秋塘里的残荷。光阴似箭催人老,先生已是两鬓如霜了,但双眼依然睿智深邃,神态依然恬淡超然。先生言谈海阔天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他幽默的质量,可谓绝唱,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引经据典,从早“幽”到晚。
先生是四川金堂人,生于1931年11月11日,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和《星星》诗刊编辑。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流沙河在全国上下被批倒批臭,后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白天修路,锯木头,傍晚遭批斗),累计20年。1979年他被调回四川省文联,从1985年起专职写作,并先后出版了《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著作。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先生原名余勋坦,“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国人名字惯为三字,遂将“河”复补。
先生的400则精美短文集成的《Y先生语录》堪称一绝,真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先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活字典,标新立异,出语有典,理据有度。流传颇广的《庄子现代版》就是佐证,充分体现出他的学者风范。
先生走路的步态有异于常人,似乎有点脚不着地,给人一种飘逸感,但又不是飘飘欲仙的那种,身子薄菲菲像只风筝。风筝飞在蓝天高处,轻轻漫漫,引人仰望。先生一生中只有有限的几次出川游历,最远的一次是南斯拉夫。虽然足迹未远,虽然已逾七旬,却足以担当起一个“老才子”的名分,写起文章来纵横捭阖,才情横溢,机智幽默,反讽甚至狡黠,都在字里行间随处可见。
闲暇时,先生喜欢养养树。他家布满了各种小树,却没有一盆花。最高大的一株是橡树,他似乎颇有些为之自豪。那株橡树站在窗前,为他挡住了市尘与市声。太阳出来时,他的书桌上便满是叶影晃动。
先生对家乡菜肴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题壁赞曰:“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并对“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念念不忘。先生还在《Y先生语录》中说:“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望梅止渴。
先生日常居家好静思,喜读书,此外亦奖掖后进,扶持新人,基本谢绝社交应酬。常以春蚕吐丝之态,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倾吐着字字珠玑。沧桑岁月终未使这条河枯竭干涸,相反,它正满载至清至纯之水,以自身独有的流向,静静地汇入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无尽长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01
流沙河于一九八四年在四川日报上发表过这首诗。由于本人非常喜爱,一直能背诵:但上次忙着做饭写了几句未检查,事隔四年多,今天下决心补齐。让四川人们体味一下这首让四川人自豪的诗歌。

我是四川人

母亲临盆
临中国最大的盆
大盆纵横两千里路
大盆里生下你
生下我
生下一亿人

魂魄有杜鹃的清韵
血脉有四江的流声
有李白的潇洒
有苏轼的多情
温馨似一杯曲酒
顿泛阳春
猛烈如一串辣椒
喉炸雷霆

或北出剑门
或东出kui门
走遍秋海棠叶
处处听到乡音

或萍漂台岛
或侨寓西瀛
两半球凡舟车之所至
莫不有我巴蜀子孙

自豪吧
大盆地
自豪吧
蜀江水碧蜀山青
操我川腔
向你大喊一声









星星提供2015.10.31晚
第2个回答  2009-11-26
没有。
他虽然是四川人但是没有写过这样的诗、
我比较喜欢他写的 理想、
你可以去别的地方找找有没有、
我觉得是没有的
非常sorry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4
今天,流沙河先生已经仙逝,重读他的诗歌《我是四川人》,以悼念。
我保存了35年的剪报尚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