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是什么??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是什么?? 要没有后遗症.没用副作用的,激光和换眼角膜就不用回答了/。。

ICL植入术,又叫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LASIK、PRK和其他切削手术进行屈光矫正的最新技术,是目前国际上矫治近视最新最安全的产品之一,目前在美国已被广泛使用。全球现植入ICL人工晶体达16万枚,它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手术后无需缝合,对高度近视治疗效果尤为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8
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学龄前7岁以下特别是3岁以内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提示各位宝爸宝妈应该特别注重婴幼儿期宝宝的眼部体检,特别是父母或者家族中有眼部疾病的孩子,早产儿,合并全身多器官发育异常的孩子更是应该尽早进行全面眼部筛查。及早发现宝宝视力发育异常,配合医生早期治疗效果会更好。

2及时的光学矫正配镜治疗
有高度近视,散光或者远视屈光不正的孩子尽早戴镜治疗,儿童眼病专家杨东生教授提醒大家一定记住:光学矫正永远是弱视治疗的最最基础,如果特别是伴有斜视,眼球震颤和白化的孩子,戴镜的时间建议提前到1岁以内。

家长往往有两个错误的观点:
(1)是等到宝宝配合了再戴镜吧,殊不知弱视治疗的眼镜不是近视矫正眼镜,戴上就可以达到1.0;如果宝宝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时期,不仅眼镜起不到作用,任何弱视治疗也无能为力。
(2)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戴镜和不戴镜视力差不多,眼镜没有用。其实,弱视的定义就是戴镜后视力也不能矫正到正常,但这并不能说明戴镜就没有意义。要知道如果不矫正屈光异常,孩子没有办法向大脑传送清晰的图像,大脑永远得不到正常的刺激,弱视如何能改善呢?
3尽早扫除弱视治疗的拦路虎
杨东生教授介绍,先天性白内障,重度上睑下垂,先天性斜视,眼球震颤都是严重影响视力提高的眼病,这些疾病应该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在美国,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后1个月就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先天性斜视手术常规在半岁就开始进行手术矫正,严重的眼球震颤和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也提前到一岁以内,这就是为何国外重度弱视治疗的预后比国内要好得多的主要原因。
4提高弱视训练和治疗的依从性
很多宝爸宝妈没有意识到:
其实弱视治疗重点不是医生,而是家长。弱视训练的确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任务,每天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治疗坚持下来,往往需要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使出浑身解数。同样起点的弱视孩子中,杨东生教授与王平教授在临床中发现恢复好的往往是那些训练正常坚持下来的孩子。所以,“弱视的治疗,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在医生的指挥下,家长带领下,孩子亲自上阵完成的一项长久之战!
5双眼平衡治疗模式
弱视发生的基础是双眼和双侧大脑与生俱来的竞争机制,就是好眼压抑弱眼,优势大脑强势控制劣势大脑半球,所以,如果我们采用合理的刺激,使得双眼和双侧大脑达到平衡条件,就消除了弱视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双眼平衡治疗的基础,我们开发的平衡膜就是建立在这个最新的理念上。单眼的遮盖虽然能消除大脑的抑制,但不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和双侧大脑活动的兴奋,所以不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方法;

6综合治疗新理念
弱视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都是大脑的功能异常,所以如果单单从眼睛上进行治疗是起不到全面有效的治疗效果的,所以,配镜矫正,双眼平衡,视觉刺激,促进脑部反应兴奋都是弱视治疗的有利措施。
杨东生教授与王平教授建立的专业弱视治疗训练小屋(enriched environment vision therapy)就是在引入国外弱视专业新理念搭建起来的。小屋内布满了黑白相间的棋盘格,无处不在地增强大脑视觉冲动刺激;运动舞毯使得孩子在视觉训练开始前大脑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状态,为训练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投影式的远距离遥控训练屏,避免了孩子近距离训练对近视的影响,提高了画面的视觉质量。这种根据孩子的病情建立的个性化组合训练模式,会大大提高弱视训练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从国外引入的超视力训练和地面光流训练,是基于皮层下的反应刺激模式,不同于我们常规的皮层刺激训练方法,将提高弱视训练和斜视控制的有效性。我们将逐渐从院内开始将这些模式根据孩子的弱视程度和类型进行组合,推广到家庭的训练模式改进。
第2个回答  2021-06-02
凡是手术,都有风险;各类手术,都有利弊,不会有所谓的最安全最先进,只有最适合。
目前主要的屈光手术方式包括角膜手术、眼内手术、巩膜手术三类。由于角膜的屈光力有巨大的改变潜力,所以目前众多屈光手术都在角膜上施行,也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的手术。角膜手术又大致可分三大类:角膜表层手术(包括 PRK、LASEK、Epi-LASIK)角膜基质层手术(包括机械刀制瓣的 LASIK、飞秒制瓣的 LASIK),角膜基质微透镜摘除手术(全飞秒 SMILE)。
眼内手术即人工晶体植入术,包括前房型和后房型,目前绝大部分皆为后房型(即 ICL 晶体植入术)。
至于巩膜手术主要针对是儿童病理性近视,解决儿童每年光度增加比较大,需要通过手术来控制近视度数增加较快的问题。而激光术矫正近视需要有一个条件,近视近一到两年光度基本没有变化才可以。
第3个回答  2019-11-21
ICL眼内晶体是一种柔软的人工晶体,它是现代眼科屈光矫治领域又一创新科技成果,可安放在人眼晶体前安全区,厚度仅50微米左右,比头发的直径还薄,而术后视觉优于配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及其它在角膜上实施的屈光矫正技术。它可用于矫正大范围的近视、远视和散光,而无需去除或破坏角膜组织、无须进行手术后缝合。同时它可以实现可预见的屈光矫正和卓越的视觉质量。
第4个回答  2020-05-30
用于近视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目前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激光手术治疗,也叫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第二类为眼内屈光手术,包括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晶状体置换术,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以及不同的近视度数。所以,如果眼睛存在近视,首先需要到医院完善相关的检查,明确自己的病情,才能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角膜屈光手术主要用于治疗1500度以内的近视,眼内屈光手术可以用于2000度以内的近视治疗,如果存在近视,可以考虑用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