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邓艾偷渡阴平到达摩天岭后只剩2000多人,请问这区区2000人得为何攻下成都?

是不是电视剧中的数字有错?

说5万那个是放屁,阴平小道山路险峻,行军基本都是一字长蛇。所以人不能太多。还5万?5万人的队伍走这种山路,前队快走到了,后队还在等出发呢。
两千这个数字首先疑问是有的,因为邓艾攻入成都之后不是回朝受封,而是获罪绑赴洛阳,川中形势因而动荡,钟会、姜维、邓艾先后被杀。估计没有人会有心思去统计邓艾攻入成都究竟带了多少兵。

最重要的是,2000多在现在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看来,确实是很少,但是放在三国时期,蜀国的总人口不过百万,可以出征的壮丁只有满打满算只有十几万,而真正有战斗力的,都在姜维那里,说白了,成都城里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而邓艾拔山涉水而来,全是精锐部队,加上天降神兵的威慑力。后主投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4
不可能是2000人
伐蜀主力军队是司隶校尉镇西将军钟会 兵力10w 路线夺剑阁取汉中直达成都
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
算算估计邓艾由险路攻进成都 最后与蜀国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子)一战共损失1w 但是得到的守将马邈部队也有1000号人
所以2000人是不符合史记的
就算真的是2000人 成都作为首府 光是御林军和抽调平民也能灭掉邓艾
还不算附近城池将领勤王部队了
所以2000人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2个回答  2009-11-23
电视剧中的数字没错,阴平是氐羌民族居住区,崇山峻岭,地僻人稀,很难行走。西汉武帝通西南夷时,曾开凿过一条小道,早已废弃不用,蜀军想不到魏国有人走此道,就没有设防,邓艾从沓中出发探险开道,通过了阴平小道直扑涪城,涪城守将马邈面对觉得如从天而降的魏军,不战而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5
那是因为后主刘禅的无能,他拒绝了等待姜维援军的计策,而是主动投降。他在不清楚敌人兵力情况下就投降了。可以说是昏庸无能。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2-05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