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司法解释

如题所述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司法解释如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构成本罪的,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系初犯、偶犯的;3、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此外,如果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相关情形之一的,应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的司法解释:
1、刑法第312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构成犯罪;
2、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包括为他人犯罪所得提供账户、场所、交通工具等帮助;
3、犯罪所得指的是直接来源于犯罪行为的财物,包括物质财产和非物质利益;
4、收益指的是犯罪所得再投资、使用后产生的经济利益;
5、司法解释明确了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的认定标准和量刑原则。
综上所述,司法解释明确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行为在特定条件下可被认定为情节轻微并免予刑事处罚,这些条件包括自愿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存在法定从宽情节、为近亲属犯罪且为初犯偶犯,或其他轻微情形;而对于明知是犯罪所得却进行窝藏、转移等行为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的解释》
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二)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三)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四)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人民法院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
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构成犯罪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明知是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而收购,数量达到五十只以上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