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瑾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满江红秋瑾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原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翻译

1、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2、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满江红的来源

1、满江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诗歌,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岳飞,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岳飞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他为了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尊严,勇敢地投身于抵抗金朝侵略者的战斗。

2、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是在岳飞被害之前,当时南宋军队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屡次失利,国土沦丧,民众疾苦。岳飞为了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鼓舞士气,创作了这首激昂悲壮的诗歌。诗中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他对恢复国家领土、驱逐外敌的坚定信念。

3、满江红的传播和影响非常广泛,它不仅在当时激励了南宋军民奋勇抗敌,而且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满江红为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辛弃疾的《满江红登黄鹤楼》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