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的画法教程

如题所述

飞天的画法教程如下:

1、用曲线画出圆滑的椭圆形作为人物的脸部外形轮廓,在轮廓内画出人物的眼睛、鼻子和嘴型。

2、根据脸部外形轮廓画出人物的头发造型轮廓。

3、接着画出人物上半身的外形轮廓和手部作飞天的动作造型轮廓。

4、接着画出人物下半身飞舞的衣裙轮廓。

5、在衣裙轮廓内画出布料的纹理线条,给人物身上添加装饰物的轮廓。

6、对整体轮廓线进行修整,去掉多余的线条;注意线条的前后层次关系。在轮廓区域内涂上合适的颜色,如图所示。飞天的简笔画绘制完成。

拓展知识:

飞天,佛家语,即乾闼婆(Gandhanra),又作犍闼婆、犍闼缚,是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又称香神,乐神、香音神。飞天一词出自于《洛阳伽蓝记》卷二载:“石桥南道,有景兴尼寺,亦阉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飞天最早诞生于古印度,后传入中国,与中国艺术融合。

魏晋南北朝初期,壁画中的飞天亦称飞仙。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几乎皆画有飞天。

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大智度论》中说:“乾闼婆是诸天伎人,随逐诸天,为诸天作乐。”飞天男女不分,职能不分,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有佛陀出现的场合,便一定有飞天存在。《阿闼婆吠陀》中说飞天有6333个,每当天上举行佛会,便凌空飞舞,抛洒鲜花,以作歌舞,用歌声、舞姿、音乐、鲜花、食物供养诸佛。

在空中飞翔的神仙。佛教石刻壁画中常有飞天的造像。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汉语译为飞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