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闵子骞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名叫闵损的少年。他自幼丧母,缺乏家庭的温暖,但在父亲闵公再娶后,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继母生下自己的儿子后,闵损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他的日子又变得艰难起来。尽管如此,闵损个性成熟,对弟弟充满关爱,始终保持着礼貌和谦逊。
一日,闵损在父亲面前不慎打翻了热水,遭到责骂。后来,父子三人驾车出门,闵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父亲发现他的棉衣中竟有芦苇花,意识到继母对闵损的虐待。愤怒之余,父亲回家后写下休书,打算休掉继母。闵损为了家庭和谐,恳求父亲宽恕继母,他的话打动了父亲,最终宽恕了继母,家庭重归和睦。
闵损的孝心和美德感动了继母,也使得家庭关系得到改善。他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德行著称。闵损的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他的出生地宿州市埇桥区的闵贤村,至今还保留有闵子祠和他的墓地。村中有一棵闵子骞亲手种植的柏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全国挂牌保护的古树。
此外,萧县“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村名长达二十三个字,是全国最长村名之一。该村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将每年正月二十四日定为古会,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三天会期,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