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散曲的主要特点是

如题所述

古代元散曲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

内容上,它写得最多的是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体制上一般都比较短小。

元散曲的兴起

散曲能在元代兴起,既与当时韵文体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又与音乐和语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诗词创作在唐宋时期达到创作高峰,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越来越脱离音乐而向纯书面文学发展,在表情达意方面,越来越失去其优越性。

而在当时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时期,又吸收了一些少数民间的音乐曲牌和语言风格,便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抒情文体,这就是散曲。

关于散曲兴起的这种状况,明代的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有明确说明,他说:"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也有明确的总结,他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状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能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元代散曲的体制特点

1、关于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的基本体制单元。其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酒令。它通常以一只曲子(即用一个曲牌)为一首,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除单片只曲外还存在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是由同调同题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联章体虽以同调同题的组曲形式出现,在内容上互有联系,但其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今形态,故仍属小令的范畴。

2、关于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是由唐宋大曲、宋金诸官调发展而来在体式上,它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连缀而成,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字数二是套数中的各曲必须押同一个韵;三是在套数的结尾部分通常有尾声。

3、关于带过曲:是介于小今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散曲体式。就是作者在写完一曲之后,意犹未尽,还可以再写另外一个曲调,只有两个曲调音律衔接,又押同一个韵,就可以合算作一首。

如王实甫的中昌、十二月过尧民歌、刘时中的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要小得多,并且没有尾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