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811乘坐体验——与CR400AF-0207的一次“偶遇”之行+探访京沪高速线沿线小站(5)——滁州站

如题所述

在一次罕见的体验中,我搭乘CR400AF-0207试验车,沿着京沪高速线探访了安徽境内的宿州东、蚌埠南、定远和滁州站。这次旅程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试验车与量产车的差异,以及沿线车站的特色。

在宿州东站,G2814/1仅在此停车,而G2812/3则跳过安徽。我选择乘坐G2811,从宿州东辗转至滁州,再换乘其他列车回返蚌埠南。繁忙时段的发车间隔紧凑,如G1258与G230之间仅间隔4分钟。尽管G1258通过蚌南联络线时因建设问题未能通行,但依然以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准时抵达宿州东,为我留出宝贵的1小时休息时间。宿州东站的两候车室虽然设施简朴,但第二候车室如今专门接纳京沪高铁(上海虹桥方向)的乘客,而原本的二次安检已恢复正常。

在G2811的检票过程中,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CR400AF-0207的到来。宿州东站巧妙地利用地道连接站台,当CR400AF-0207抵达时,我注意到它的水牌样式与量产车有所不同,中文站名的显示也有细微差别。CR400AF-0207在宿州东短暂停留期间,座椅布局的调整让人印象深刻,椅套样式沿用了CRH380B/CL的风格。尽管在限速300+公里的京沪高铁线上运行,G2811的行驶依然平稳如砥,高速通过蚌埠南站时,体验有所提升。

接着,G2811以精准的时间表提前1分钟于13:52抵达滁州站,停车15分钟。在拍下珍贵的瞬间后,我迅速离开去追赶G460。滁州站,原名滁州南,因线路规划调整,现在是滁州北站,作为安徽的关键交通节点,提供了多条列车线路,如G1236、G55和G460。

乘坐G460时,车速稳定在350公里/小时,且提前1分钟抵达蚌埠南站,这可能是采用了特殊运行策略。G460在14:47:51继续前行,驶离蚌埠南站,CRH380B-3626与它同台的景象也令人难忘。

CR400AF-0207的“魔改”让其与量产车更为接近,仅在车号标识上有所区别。此外,滁州站即将接入“宁滁城际轨道”,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的便捷性。在此,我要感谢@诹访水獭的修图贡献。

这次探访系列中,我还记录了定远站和宿州东站的点滴。最后,还有一系列有趣的小插曲,如回四方厂返修的CRH2A-2036在蚌埠南站的出现,G1258在宿州东等待G2811,以及G241从青岛到厦门北途经宿州东站的驶离。而在北京局石家庄客运段,我还发现了独特的纸杯设计。

旅程继续,G7296驶入蚌埠南站,不同型号的列车交织,每一次停靠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这就是我在京沪高速线上的一次“偶遇”之旅,一段充满细节与变化的高铁探访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