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和《蜀相》的异同

如题所述

相同点:

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

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 陆游 慷慨悲壮。

扩展资料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愤

百度百科——蜀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1
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
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不同点:1.情感:《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 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不得重用的痛苦;陆游的《书愤》则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 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3.作品风格:杜甫 沉郁顿挫 陆游 慷慨悲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1-17
呃 …… 真巧 …… 我是来查蜀相资料的 ……
还好原来高二有记笔记,以下回答是我语文老师讲的:

体裁:
相同:都是抒情律诗
不同: 蜀相偏重是 咏史诗 书愤偏重在 抒情诗

内容:
蜀相:叙事——三顾和两朝,概括的写史,丞相祠堂何处寻写诗人寻找祠堂,引出下文的怀古
写景——映阶碧草自春色的春景,景象凄凉
抒情——抒发诗人功业未就的感慨

书愤:叙事——诗人早年的两次胜仗,豪迈、悲壮
抒情——诗人以 檀道济 自比,赞扬诸葛亮,同时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及 报国无门 的感情

主要意象:
相同——都 引用诸葛亮的事例,借古伤今

感情:
不同—— 蜀相着重是 惋惜之情,因为杜甫人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功业未就
书愤着重是 赞扬诸葛亮的才华、羡慕诸葛亮遇到明主,因为陆游的人生大起大落,主张抗金,但报国无门

时代背景:
相同—— 杜甫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国家内部的动乱,属于臣子犯上作乱
陆游的时代背景是 靖康之耻,金人入侵,是民族矛盾
不同—— 从诗中的透出的危机感上 比较,陆诗比杜诗更浓厚

写作技巧:
不同—— 杜甫的蜀相 前两联写景 属于 借景抒情 和 以乐景衬哀情 后两联 借古伤今、借古讽今
陆游的书愤 采用 用典 的手法,用了檀道济和诸葛亮,用典的好处是高度概括的抒发所要表达的情感, 还用了 对比 的手法,用“早岁”的胜仗 对比 现在的“衰鬓先斑”

总之 就是感情色彩不同啦~

杜诗就是 惋惜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再抒发自己 功业未就 (有才没人用吖~)的 遗憾(毕竟他写这首诗的时候都58岁左右了)

陆诗就是 赞扬、羡慕诸葛亮被明主重用、能够实现诸他自己的人生抱负。再抒发自己 报国无门 的愤懑(结合陆游的身世——积极抗金不被任用)。

所有的笔记都 一字一字 敲给你啦 !

采纳吧采纳吧采纳吧采纳吧……

我还得去找我的材料呢 ……

要不我提问 你来回答我吧~ 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