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演义》之诸葛亮!

观《三国演义》之诸葛亮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真实,三分虚假”,在我看来由于我并不知道真实的三国历史到底怎样,但仅是《三国演义》里明显的虚假到真恐怕有三分,我想如果我有幸亲身经历这段历史话,恐怕就不止是“三分虚假”了吧!
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点看法:作品中罗贯中曾花大力气描述刘备死后诸葛亮如何六出祁山攻打魏国,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屡屡失败。人们更多的是责怪刘禅昏庸无能,沉溺酒色,但我却想到了更多:想当年刘玄德白帝托孤时曾当面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想诸葛亮乃不世之才,不可能不明白其中之道理。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无非为了光复大汉,兴旺国家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当时蜀国地处偏远,而国力并没有比魏国强大多少,甚至可能还比魏国弱,加上刘禅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光凭诸葛亮一人忙里忙外,亲力亲为,再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去北伐魏国,魏国却以逸待劳,又有魏国司马懿足智多谋,而蜀军五虎上将却相继离去,诸葛亮最后只能不得不用马谡手街亭,以致街亭失守,最终不得不上演“空城计”而退回汉中,蜀军缺兵少将可见一斑。所以纵使诸葛亮足智多谋,但仅凭其一人之力就能北伐成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诸葛亮六出祈山却不能灭掉魏国就不足为奇了。再者就算诸葛亮真能灭掉魏国,最终一统中原,难道真的就能兴复大汉了吗?想那后主刘禅如此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就算被他一统天下,早晚这天下也不会能保,古往今来,凡是能强盛的国家和朝代,他的君主一定是文韬武略,胸怀壮志的,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想那刘禅连以上几位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等诸葛亮死后,光凭他岂能治理天下?再看,三国末期,吴,魏两国的皇权都已旁落,可以发现一个社会规律:不管你是皇帝还是大臣,只有自己够狠,够有才能,才能够服人,否则权力必然要被他人所窃取!然而诸葛亮可谓是呕心沥血,他明知刘禅不可辅之,却碍于儒家思想的限制和其历史局限性,不得不忠于刘禅,所以当北伐成功有望时,却被后主怀疑,而不得不班师回朝,然而他最终唯一能做的却只能杀掉那个进馋言的宦官,其实此时的诸葛亮和彼时的曹操有何异?同样是手握重兵,大权独揽,唯一不同的是,曹操明有不臣之心却情愿不当皇帝,而诸葛亮虽然没有不臣之心,但却千方百计要北伐来收复大汉以实现他的宏图大志,来表明他并没有辜负先帝刘备的期望,并没有愧对“卧龙”的称号。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岂不表明诸葛亮更为自私?曹操最终是胸怀大志而去,而诸葛亮却是在无力收复大汉的一片可惜声中而去!其实作者早就在作品中隐喻了伐魏的不可行:当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时,本来已经把强敌司马懿父子包围在上方谷,司马懿父子已经快被烧成灰烬时,突然天降大雨,雨水无情的浇熄了大火,使司马懿父子突出重围,最终导致司马懿父子反败为胜。可见连老天都不赞成诸葛亮伐魏!信仰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无疑举足轻重,诸葛亮借东凤,借寿命,无非是对上天,对玄学的笃信,然而这场大雨无疑浇灭了他心中的信念。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很难再有动力,没有了动力,再坚强的人也要垮下来!最终诸葛亮不得不抱病而终!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三分归晋!真是“一将功成万古枯”!我们回顾历史时,回顾英雄时,唯有以泪水而敬之!

  首先呢,我们要知道这是一部小说,里面写的很多都是虚构的
  其次呢,你把诸葛亮对汉室的忠诚看成是对刘氏的忠诚,很多你提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最后呢,小说中的诸葛亮是被神话了的人物,华容道遣关羽去擒曹操,明知会放曹操走他还让去,刘备问何故说是曹操命不该绝;征讨孟获时事先造下火油车打败木鹿大王,烧死藤甲兵一族,诸葛曾说这火油车是在蜀中就备下的(由此可见他知道火油车会有用),诸葛临死的时候说过:孔明曰:“吾死之后,可任大事者:蒋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后,谁可继之?”孔明曰:“费文伟可继之。”福又问:“文伟之后,谁当继者?”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 大家注意下,费文伟死后,蜀国就亡了,由此不难推想诸葛已经知道蜀国会在这时候灭亡,所以孔明不答,也就此死去。
  总结呢,既然诸葛亮是个未卜先知的神人,更知道蜀汉最后的结局,相信他也应洞察司马懿的不臣之心,也许以后的三国归晋也在诸葛亮脑中,既然蜀汉终归要灭亡,最终要被司马氏夺得天下,那么诸葛亮还有必要去做一个皇帝么?蜀国在刘禅手里会灭亡,在他自己手里也是灭亡,任何一个事情都阻挡不了大势所趋,那么他竭尽全力辅佐刘禅,成就千古传颂的英明,又和乐不为呢?刘备死时有言,刘禅能辅则辅,不能辅可取而代之,这句话给诸葛的震撼应当不小,无论刘备说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诸葛都把这句话看的很重,刘备看得起自己,所以自己也要赤胆相报,就如同姜维在诸葛死后九伐中原一样,并非是为了什么汉室,不过是为了一知遇之恩报答刘备(诸葛亮)罢了
  (有很多观点曾指出姜维九伐中原仅是报答诸葛亮知遇之恩,从姜维避祸牛头山这回就看的出来,但是仅此一件事情,就完全可以看出姜维是个值得赞扬的人,最少我佩服姜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5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真实,三分虚假”,在我看来由于我并不知道真实的三国历史到底怎样,但仅是《三国演义》里明显的虚假到真恐怕有三分,我想如果我有幸亲身经历这段历史话,恐怕就不止是“三分虚假”了吧!
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点看法:作品中罗贯中曾花大力气描述刘备死后诸葛亮如何六出祁山攻打魏国,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屡屡失败。人们更多的是责怪刘禅昏庸无能,沉溺酒色,但我却想到了更多:想当年刘玄德白帝托孤时曾当面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想诸葛亮乃不世之才,不可能不明白其中之道理。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无非为了光复大汉,兴旺国家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当时蜀国地处偏远,而国力并没有比魏国强大多少,甚至可能还比魏国弱,加上刘禅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光凭诸葛亮一人忙里忙外,亲力亲为,再兴师动众千里迢迢去北伐魏国,魏国却以逸待劳,又有魏国司马懿足智多谋,而蜀军五虎上将却相继离去,诸葛亮最后只能不得不用马谡手街亭,以致街亭失守,最终不得不上演“空城计”而退回汉中,蜀军缺兵少将可见一斑。所以纵使诸葛亮足智多谋,但仅凭其一人之力就能北伐成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诸葛亮六出祈山却不能灭掉魏国就不足为奇了。再者就算诸葛亮真能灭掉魏国,最终一统中原,难道真的就能兴复大汉了吗?想那后主刘禅如此昏庸无能,沉溺酒色,就算被他一统天下,早晚这天下也不会能保,古往今来,凡是能强盛的国家和朝代,他的君主一定是文韬武略,胸怀壮志的,如: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想那刘禅连以上几位的十分之一都没有,等诸葛亮死后,光凭他岂能治理天下?再看,三国末期,吴,魏两国的皇权都已旁落,可以发现一个社会规律:不管你是皇帝还是大臣,只有自己够狠,够有才能,才能够服人,否则权力必然要被他人所窃取!然而诸葛亮可谓是呕心沥血,他明知刘禅不可辅之,却碍于儒家思想的限制和其历史局限性,不得不忠于刘禅,所以当北伐成功有望时,却被后主怀疑,而不得不班师回朝,然而他最终唯一能做的却只能杀掉那个进馋言的宦官,其实此时的诸葛亮和彼时的曹操有何异?同样是手握重兵,大权独揽,唯一不同的是,曹操明有不臣之心却情愿不当皇帝,而诸葛亮虽然没有不臣之心,但却千方百计要北伐来收复大汉以实现他的宏图大志,来表明他并没有辜负先帝刘备的期望,并没有愧对“卧龙”的称号。从这个程度上来说,岂不表明诸葛亮更为自私?曹操最终是胸怀大志而去,而诸葛亮却是在无力收复大汉的一片可惜声中而去!其实作者早就在作品中隐喻了伐魏的不可行:当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时,本来已经把强敌司马懿父子包围在上方谷,司马懿父子已经快被烧成灰烬时,突然天降大雨,雨水无情的浇熄了大火,使司马懿父子突出重围,最终导致司马懿父子反败为胜。可见连老天都不赞成诸葛亮伐魏!信仰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无疑举足轻重,诸葛亮借东凤,借寿命,无非是对上天,对玄学的笃信,然而这场大雨无疑浇灭了他心中的信念。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信念就很难再有动力,没有了动力,再坚强的人也要垮下来!最终诸葛亮不得不抱病而终!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终三分归晋!真是“一将功成万古枯”!我们回顾历史时,回顾英雄时,唯有以泪水而敬之!
第2个回答  2009-11-21
吾 言亮者 帅才也!
怎奈刘备早逝,后继者,不可扶之阿斗也
大业未成身先死,逆天行事不可成。
孔明未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此人洞悉天下,并无终其一生于阡陌之愿也。
故后者刘备三顾,其虽无意而终许之。
此人智异超群,不甘于平庸,虽未能辅佐刘备匡扶汉室,然终成其忠义之名也
刘氏父子欲成大业,劳孔明以致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头来,一切皆为虚幻
所以没有谁对不起谁,人性本恶,吾观战火焚及者 百姓也!
第3个回答  2009-11-18
首先你不是古代人你不知道古代人对忠义,是什么样的了解,
就像现在80后跟90后都不是一个思想。三国时期跟现在你有什么依据去评论那时谁是谁非?
以现在的角度去考虑是肯定不对的。你也考虑不出来!当时人们主张的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只凭你现在的思考去评论古代的事情。是完全错误的。
第4个回答  2009-11-18
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并非全真,虽然人物是真有,但故事有的是罗贯中编的,他无非就是想提高诸葛亮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虽然诸葛亮很厉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