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不同

主要说明诗人所抒发的感情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

《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不同有:作者不同、中心思想不同。

1、作者不同

《秋词》: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天净沙秋思》: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

2、中心思想不同

《秋词》: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

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

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秋词主旨: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理解:写秋景,运用议论兼抒情的手法,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抒发豪放,热情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主旨:表现游子凄凉的思归之情。

理解: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小令动静相衬,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扩展资料: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这两首是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这两首作品同样是写秋天的景色,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秋词表达的是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而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浓烈的羁旅愁怀; 在表达手法上 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却是以景托景,景中生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0-25
这秋词表达的是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而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浓烈的羁旅愁怀; 在表达手法上 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却是以景托景,景中生情
第4个回答  2012-11-13
1.从表达方式看,《天净沙 秋思》以(描写)为主,结尾(抒情);而《秋词》以(议论)开篇,观点鲜明,以(描写)结尾,意境开阔。
2.分析《天净沙 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和《秋词》中的“晴空一鹤”这一意象有何不同?
《天净沙 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 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而《秋词》中的词是矫健凌厉的。
3.同是写景,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第一首是表达的一种悲凉之意,而第二首与它相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