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语文世界》2009年5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全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9-10-2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安排在语文版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和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新闻的阅读应该是熟识的,他们每天都通过各种媒体接触到新闻。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学生生活中的这种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对学生而言,新闻的阅读有可能不再是枯燥无味而又必须应担负的任务,而是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因此,在新闻类阅读教学的备课中,教师要仔细地思考学生在这方面有哪些已经积累了的和正在不断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知识的掌握,等等。

三、设计思想

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思想指导本文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但写法上有独特之处,它有点类似于通讯。文章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和集中营给人们心理上造成的震撼,显现了纳粹暴行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深深烙印。本文教学宜发挥此优势,让学生在学习本文写法的同时心灵受到触及。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作者将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使学生在感受本文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思考的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他们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

难点是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看过奥斯维辛的简介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所谓的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理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下跪,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惊世一跪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十三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发生。然而迈克尔·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学生带着老师所提的问题阅读课文。教师在屏幕上出示:

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ù) 废墟(xū) 不寒而栗(lì)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呆滞(zhì)

三、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老师再启发: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偏要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从而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来分析。

(尽量启发学生主动发言说自己的见解,如果学生一时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作如下指导。)

(1)屏幕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像,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文中第二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情描写不是与悲景不协调吗?

这个问题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第1段与最后一段的含义与作用。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2)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要使学生理解: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3)文章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总体情况以及地理位置和人口的介绍的恰当穿插,这也是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3、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较含蓄的句子。

教师问:同学们,文中有些比较含蓄的句子,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都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什么意思?意在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加深对一些含蓄句子的理解。

4、援引诗歌《奥斯维辛以后》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教师:这是法国诗人阿多尔诺写的题目为《奥斯维辛以后》的诗。请你将它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比较,你觉得这首诗与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奥斯维辛以后

(奥斯维辛以后诗已不复存在)

——阿多尔诺(法)

奥斯维辛以后

活着是对死者的无辜愧疚

蝉翼的爱欲

美丽的诗和祈祷

活活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下

奥斯维辛以后

幽灵与幽火的本质

和悲哀与痛苦的脑袋

在践乱的遗迹、寻回

希望的超验之光

奥斯维辛以后

恐怖让我惶恐失措地忘却

却总那么软弱无力

我不再承受望不到头的幻灭 卑琐和孤独

但地球正板着脸质询暗遣的年华的生存

奥斯维辛以后

焚尸炉的烟囱矗立

美丽的田野,背后是

绚烂的阳光

依旧清新的空气……

启发学生概括出二者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即:鞭挞战争与罪恶,以史为鉴,珍惜和平与幸福。

5、教师总结。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这就是重大的新闻!

6、布置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需要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篇200~300字的颁奖词,你怎么写?

7、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闻



没有什么新闻

↓ 原因? < 以乐写悲

侧面描写

获美国新闻最高奖



这里有重大新闻!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富有很强的震撼力。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设计的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节的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使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所理解,但很明显,这种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本人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的三个问题都是如此。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的原则和适量的原则,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是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大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以少胜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八、点评

这篇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设计者让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课上列举了四个当时新闻事例,以很大的冲击力去打动学生,创造与教学相适宜的情感氛围。课堂上,不像过去那样由老师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 “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本设计能体现出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有预设和应对,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学生学习后,能领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打破新闻写作的框框限制,把自己的感情寄寓其中的写法。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会被共同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通过比较阅读《奥斯维辛以后》,又从理性上对纳粹和法西斯的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对当今时代有了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