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长江或黄河的诗歌或散文

赞美长江或黄河的诗歌或散文,诗歌不是指古诗,诗歌要长一点的,不要20多字的。散文最好短一点,满意还可以再加悬赏分。
不要长江之歌

1、流吧,长江的水

作者:穆旦

流吧,长江的水,缓缓的流,

玛格丽就住在岸沿的高楼,

她看着你,当春天尚未消逝,

流吧,长江的水,我的歌喉。

多么久了,一季又一季,

玛格丽和我彼此的思念,

你是懂得的,虽然永远沉默,

流吧,长江的水,缓缓的流。

这草色青青,今日一如往日,

还有鸟啼,霏雨,金黄的花香,

只是我们有过的已不能再有,

流吧,长江的水,我的烦忧。

玛格丽还要从楼窗外望,

那时她的心里已很不同,

那时我们的日子全已忘记,

流吧,长江的水,缓缓的流。

2、黄河落日

作者:李瑛

等了五千年,

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

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

太阳,风风火火,

望一眼涛涌的漩涡,

终于落下了。

辉煌的、凝重的,

沉入滚滚浊波,

淡了,帆影,

远了,渔歌。

此刻,大地全在沉默,

凝思的树,严肃的鹰,

倔强的陡峭的土壁,

蒿艾气息的枯黄的草色,

只有绛红的狂涛,

长空下,站起又沉落。

九万面旌旗翻卷,

九万面鼙鼓云锣,

一齐回响在重重沟壑。

颤动的大地,

竟如此惊心动魄。

醉了,洪波,

亮了,雷火。

辛勤地跋涉了一天的太阳,

坐在大河上回忆走过的路,

历史已成废墟,

草滩,爝火,

峥嵘的山,固执的,

裸露着筋络和骨骼。

黄土层沉积着古东方,

一个英雄民族的史诗和传说。

远了,马鸣,

断了,长戈。

如血的残照里,

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一个字一个字,

象余烬中闪亮的炭火,

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

在蟋蟀鸣叫的苍茫里闪烁。

(注:李瑛,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55年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历任副总编、总编、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文联副主席、《诗刊》编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等职。被选入“冀东名人名家”行列。)

3、车过黄河

作者:伊沙

列车正经过黄河,

我正在厕所小便。

我深知这不该。

我,应该坐在窗前,

或站在车门旁边,

左手叉腰,

右手作眉檐,

眺望,象个伟人,

至少象个诗人,

想点河上的事情,

或历史的陈帐。

那时人们都在眺望,

我在厕所里,

时间很长,

现在这时间属于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黄河已经流远。

(注:伊沙,当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原名吴文健。曾获《诗参考》“十年成就奖”暨“经典作品奖”,《山花》2000年度诗歌奖,首届“明天额尔古纳”中国诗歌双年展“双年诗人奖”等多种奖项。)

4、十四首素歌(选一) 黄河谣

作者:翟永明

母亲说:“在那黄河边上,

在河湾以南,在新种的小麦地旁,

在路的尽端,是我们村。”

在黄河岸,是谢庄,

母亲姓谢,名讳,

若香草和美人之称。

她从坡脊走来,

河流扩大,

坡地不断坍塌,泥土,

涌到对面的河滩之上。

母亲说:“我们的地在一点点失去。”

于是就有了械斗、迁徙,

就有了月黑风高时的抢劫,

一个鬼魂的泅渡,

就有了无数鬼魂的奢望。

那些韶华红颜的年轻女孩,

她们的爱人都已逝去。

“在黄河上刮来刮去的寒风,

每年刮着他们年轻的尸骨。”

虽然河水枯黄、石滩粗糙,

我的母亲出落得动人,

她的脸像杏子,

血色像桃花。

当她走过坡脊,

她是黄河上最可爱的事物,

当她在河边赤脚踩踏衣服,

一古寒意刺痛了岸边的小火,

使他们的内心一阵阵懊恼。

我的四十岁比母亲来得更早,

像鸟儿一只只飞走,

那一年年熟视无睹的时间,

我天生的忧伤锁在骨髓里,

不被我身旁的年轻人所知,

也不被睡在我身旁的人所察觉。

我的四十岁比母亲来得更早,

“什么样的男人是我们的将来?

什么样的男人是我们等至迟暮?

什么样的男人在我们得到时,

与失去一样悲痛?

什么样的男人与我们的,

睡眠和死亡为伴?”

我的母亲从坡脊上走来,

挟着书包,还没有学会,

一种适合她终身的爱,但,

已经知道作女人的弊病,

和恋爱中那些可耻的事情。

她没有丝绸,身着麻布衣衫,

谁看见她,

谁就会忘记自己的一切,

使遥远的事物变得悲哀,

使美变得不可重复,

是你变得不朽,

时间的笔在急速滑动,

产生字,就像那急速滑落的河滩上,

倾斜如注的卵。

不顾及新坟中死亡者的痛苦,

流到东,流到南,

又拍打到对面。

不顾及人们为它死在两岸。

(注:翟永明, 女,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2005年入选“中国魅力50人”,2010年入选“中国十佳女诗人”。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A奖”;2011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 ,该奖评委会主席称翟永明为“当今国际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5、黄河

作者:非马

溯,

挟泥沙而来的,

滚滚浊流。

你会找到,

地理书上说,

青海巴颜喀喇山。

但根据历史书上,

血迹斑斑的记载,

这千年难得一清的河,

其实源自,

亿万个,

苦难泛滥,

人类深沉的,

眼穴。

(注:非马(1936-),本名马为义,六十年代开始写诗。曾任美国伊利诺州诗人协会会长。为芝加哥诗人俱乐部及肯塔基诗人协会会员;台湾笠诗社及纽约一行诗社同人;北京《新诗歌》社副社长;新大陆诗刊、美华文化人报、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及芝加哥华文写作协会顾问;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创会理事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长江颂

你流淌在地球的东方,

汇集着世界团结的力量,

你用母亲的情怀抚慰天下儿女,

你容纳着风雨孕育着豪迈。

浩瀚宇宙只有一个故乡,

古老的家园充满绿色希望,

我们双手握起来开拓共同的未来,

真情终会流向五湖四海。

长江长江长江千年在盼望,

长江长江长江亘古万年长,

和谐同创人类科学发展新天地,

普天同庆我们畅饮芬芳。

你是团结的力量,

汇集和平的希望
黄河秋渡

 
在古城开封菊香盈街的晚秋,我心中涌动起一种渴望,一种想要一睹黄河秋色的渴望。于是选了个阳光灿烂,天高气爽的日子,骑了单车,出城门向北一路行去。
大约行了四五十分钟,黄河就横在了眼前。站在林公堤上向北望去,河水在远远的地方闪着亮光,河滩里是一片待收的庄稼;沿林公堤向西望,但见殷红的鸡冠花丛中立着一头独角兽,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镇河铁犀。它面对黄河,见证着黄河的历史和现在。
也许不是节假日的缘故吧,堤上游人不多。我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吃喝些东西,然后又向西行。走不多远,就见42坝处竖着一块牌子:此处渡口。我按着木牌指示的方向,在坝下面寻着了停有几只大小渡船的码头。恰好有一只机动小渡船载了几位贩干辣椒的农民要到对岸去,岸边还站着几位也是城里来秋游的青年男女。船老板大声吆喝着:“上船啦,上船啦,游黄河一来一回才3元钱。游黄河的快上船啦,不上就开啦!”我在船老板热情的招呼声中, 连人带车就上去了。船老板见岸上的几位还在犹豫,而早已在船上等得焦急的农民又催得紧,就狠狠地大喝一声:“开船!”便见他抽了跳板,操起一根长杆向岸头一点,船便离了岸,在一阵突突的机声中向对岸驶去。
站在甲板上凭栏向对岸望去,但见一片水色迷茫,分不清树木和村庄,却有一列灰白色的物体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或许是一艘大渡船吧?仔细看了,原来是码头上临水的几间房屋。船慢慢靠了岸,几位贩干辣椒的农民卸了货,下船去了。这时太阳已经偏西,没有回南岸的乘客。船老板对青年船工说:“回吧,不等啦。”船掉了头,就向回开去。这时的船上除去船老板和船工外,就只有我一个乘客了。船来时是由西南向东北顺水而下,返回时却是由东北向西南逆流而上,船行得慢多了,且走的不是来时的路线。船老板不时操起一根长杆探水的深浅。那青年船工站在船尾上,认真地把着舵。
我看看前后左右,都是一片的天水相连。一轮秋阳已渐西沉,水面上开始泛起一层水汽。而由泥沙冲积而成的片片水渚上,生长着一些野芹和杂草,芹呈青绿,草显金黄。那些高昂了头的大雁和一些不知名的水鸟,便在这青黄之间悠闲觅食......我遂想起柳永的几句词来:“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正合了此时的情景。我从袋中摸出一盒香烟,给船老板和青年船工各扔去一支,自己也燃了一支。看着他们剽悍的身影,我不由联想起《水浒传》中有关“混江龙”和“浪里白条”之类人物来,此情此景,确实给人一种怵然的感觉。我吸着烟,眼睛搜寻着四周的河面,始终不见有半点别的船影,两边岸上的村庄树木也都模糊一片,只有南岸的河滩上,冒起了几道野烟,直直地在水天间升腾。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总是在期待着什么吗?期待着远岸那不可知的神秘中会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当你历尽险阻终于到达对岸时,对岸给予你的却往往是失望。再回首那曾属于你的“近岸”时,此时却已成为时间背后“一线的苍茫了”,于是,你不得不再去寻找来时的路......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0-2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思量意。

【临江仙】
《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处】:
中华诗词-明-杨慎

【水调歌头】

游泳(1956.06)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出处】:
中华诗词-现当代-毛泽东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3个回答  2009-10-21
长江:

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唐】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偶作
【唐】刘禹锡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江行早发
【唐】齐己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松江晚泊
【唐】吴融
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江行二首
【唐】殷尧藩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江楼春望
【唐】于武陵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花摇情满江树。
第4个回答  2009-10-21
、《黄河秋渡》

在古城开封菊香盈街的晚秋,我心中涌动起一种渴望,一种想要一睹黄河秋色的渴望。于是选了个阳光灿烂,天高气爽的日子,骑了单车,出城门向北一路行去。

大约行了四五十分钟,黄河就横在了眼前。站在林公堤上向北望去,河水在远远的地方闪着亮光,河滩里是一片待收的庄稼;沿林公堤向西望,但见殷红的鸡冠花丛中立着一头独角兽,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镇河铁犀。它面对黄河,见证着黄河的历史和现在。

也许不是节假日的缘故吧,堤上游人不多。我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吃喝些东西,然后又向西行。走不多远,就见42坝处竖着一块牌子:此处渡口。我按着木牌指示的方向,在坝下面寻着了停有几只大小渡船的码头。恰好有一只机动小渡船载了几位贩干辣椒的农民要到对岸去,岸边还站着几位也是城里来秋游的青年男女。船老板大声吆喝着:“上船啦,上船啦,游黄河一来一回才3元钱。游黄河的快上船啦,不上就开啦!”我在船老板热情的招呼声中, 连人带车就上去了。船老板见岸上的几位还在犹豫,而早已在船上等得焦急的农民又催得紧,就狠狠地大喝一声:“开船!”便见他抽了跳板,操起一根长杆向岸头一点,船便离了岸,在一阵突突的机声中向对岸驶去。

站在甲板上凭栏向对岸望去,但见一片水色迷茫,分不清树木和村庄,却有一列灰白色的物体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或许是一艘大渡船吧?仔细看了,原来是码头上临水的几间房屋。船慢慢靠了岸,几位贩干辣椒的农民卸了货,下船去了。这时太阳已经偏西,没有回南岸的乘客。船老板对青年船工说:“回吧,不等啦。”船掉了头,就向回开去。这时的船上除去船老板和船工外,就只有我一个乘客了。船来时是由西南向东北顺水而下,返回时却是由东北向西南逆流而上,船行得慢多了,且走的不是来时的路线。船老板不时操起一根长杆探水的深浅。那青年船工站在船尾上,认真地把着舵。

我看看前后左右,都是一片的天水相连。一轮秋阳已渐西沉,水面上开始泛起一层水汽。而由泥沙冲积而成的片片水渚上,生长着一些野芹和杂草,芹呈青绿,草显金黄。那些高昂了头的大雁和一些不知名的水鸟,便在这青黄之间悠闲觅食......我遂想起柳永的几句词来:“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正合了此时的情景。我从袋中摸出一盒香烟,给船老板和青年船工各扔去一支,自己也燃了一支。看着他们剽悍的身影,我不由联想起《水浒传》中有关“混江龙”和“浪里白条”之类人物来,此情此景,确实给人一种怵然的感觉。我吸着烟,眼睛搜寻着四周的河面,始终不见有半点别的船影,两边岸上的村庄树木也都模糊一片,只有南岸的河滩上,冒起了几道野烟,直直地在水天间升腾。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总是在期待着什么吗?期待着远岸那不可知的神秘中会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当你历尽险阻终于到达对岸时,对岸给予你的却往往是失望。再回首那曾属于你的“近岸”时,此时却已成为时间背后“一线的苍茫了”,于是,你不得不再去寻找来时的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