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人生的十大功绩分别是他多少岁的时候完成的

如题所述

1、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15岁的他突然命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2、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康熙帝19岁,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康熙帝27岁,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3、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28岁的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

4、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时年34岁

5、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至此康熙时期讨伐噶尔丹之战始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时年42岁。

6、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原属准噶尔的哈密统治者额贝都拉内附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清军陆续进驻巴里坤地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吐鲁番的额敏和卓内附清朝,从此嘉峪关外上千里土地收入版图,成为清朝打击准部、进军西域的前哨。时年41岁。

7、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册封罗桑益喜(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进一步笼络黄教。后来由于准噶尔汗国入侵西藏,他于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8年至1720年)间派兵入藏,驱逐准军。时年58岁。

8、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并使之草拟圣旨,与闻机要,待遇非常优渥。时年21岁。

9、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康熙与喀尔喀与内蒙古的王公们会聚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会盟”。此次会盟标志着喀尔喀三部归顺清朝。时年36岁。

10、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

扩展资料

康熙执政的过失:

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制度,说白了,就是亦战亦农,出则打仗,回则种田。是太祖努尔哈赤在征战明朝,以当时的情况所定。

到了太宗皇太极又发展了,然后至多尔衮,又施行了剃发,圈地等六大弊政, 严重损害了汉人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康熙有大把时间,却没有深度的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适当的做了调整,但没有彻底改变这“祖宗家法”。

从横向比较和正反兼备的视野来看,康熙皇帝在主政期间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专家指出,清朝中后期国力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康熙晚年的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英国史学家史景迁评论康熙时说:一是皇位继位的纠葛有点进退失据;二是康熙虽喜爱西学,任用耶稣会士,并允传教,但对西方并不信任,因而有礼仪之争以及导致雍正禁教。

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与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亦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这些问题也许是导致清朝灭亡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1、智擒鳌拜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15岁的他突然命令这些侍卫在鳌拜进见时将其逮捕。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不久鳌拜死于禁所。

2、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康熙帝19岁,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冬,康熙帝27岁,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3、统一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28岁的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收复了台湾。

4、驱逐沙俄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清朝领土。时年34岁

5、大破准部
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鉴于噶尔丹拒不投降,再次下诏亲征。噶尔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死去。至此康熙时期讨伐噶尔丹之战始告结束,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时年42岁。

6、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原属准噶尔的哈密统治者额贝都拉内附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清军陆续进驻巴里坤地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吐鲁番的额敏和卓内附清朝,从此嘉峪关外上千里土地收入版图,成为清朝打击准部、进军西域的前哨。

7、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册封罗桑益喜(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进一步笼络黄教。后来由于准噶尔汗国入侵西藏,他于康熙五十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18年至1720年)间派兵入藏,驱逐准军。

8、康熙十六年(1679年)设立南书房,“拣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充之”,并使之草拟圣旨,与闻机要,待遇非常优渥。

9、康熙三十年(1691年)夏,康熙与喀尔喀与内蒙古的王公们会聚于多伦诺尔,史称“多伦会盟”。此次会盟标志着喀尔喀三部归顺清朝。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你说的是乾隆的十全武功吧?康熙没有什么十大功绩啊。

平定准噶尔,44岁
再平准噶尔,46岁
平定回部,46岁
平缅甸,51岁

两平大小金川,38岁和65岁
平林爽文之乱,77岁
平安南,78岁
平廓尔喀,80岁
再平廓尔喀,81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8-30
因此,康熙一生,大半辈子,不是被“内臣”鳌拜当窝囊废皇上,就是忙于俄罗斯边境噶尔丹叛变台湾有前明旧臣拒降之类的国家大事,即使是他血缘基因上亲生女儿,也绝对不可能生活用“无忧无虑”这四个字来形容,除非此“格格”是傻子,天生的智商方面有缺陷智力痴呆状,何况小燕子啥格格的,压根儿据琼瑶女士本人的笔下,也跟康熙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农家子女,怎么可能会像小说里写得日子过得那么惬意呢?纯粹瞎掰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