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记录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理解题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2-29
今年刚接手一个新班,面对着这么多的学生,我发现学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愿做应用题,我为之很苦恼。通过和学生的谈心,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主要是认为做应用题太过枯燥。拿到一道应用题,不知该如何下手?我想,他们并不是天生不会做应用题,而是上数学课的老师在上课中,没有正确引导小学生,忽视了做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中,针对应用题的不同结构特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景,创设运用直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 要让学生会做应用题,学生必须对应用题熟悉。只有让学生有了认真读题的习惯,使题目的情节、数量关系等在解题时自始自终地保持在学生地头脑中,才可能更好的解题。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一般来说,学生解应用题错了,老师都会在课堂上讲评分析的,因此,老师平时督促学生上课认真,仔细听讲,这是最重要的。离开了这一点,再怎么办,收效也只能是甚微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老师讲解,往往是针对全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的,根本没时间对每个学生的差错都去一一地讲解。因此,作为教师,就有必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进行帮助。这是减少学生应用题的一个辅助办法。 二、用通俗的语言理解题意,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要恰当,并尽量用乡村口语来弄清题意,包括题中重字和告诉的数据的含义,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教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兴趣想像,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务必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同时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让学生高兴地学习应用题,因为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大不相同。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 三、找出题中所求的问题,一般情况所求问题后面的特征有问号,但有些所求问题后面就没有问号,甚至有的问号前面所求的不只是一个问题,所以,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找出所求的问题,所以,俗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培养,而是设计一些富有散发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应用题时,教师还要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索,引导学生一起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做应用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争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找出应用题所求的问题。 四、看看题中告诉了哪些已知条件。已知条件是帮助解决问题的依据,有些已知条件对解决问题缺一不可。必须充分利用好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务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开放题目,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表现个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应用题时,教师既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题目中的开放的因素,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探索,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学生更加喜欢钻研问题,从而让学生利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做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循序渐进,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同时,激活学生发现问题,寻求新知,既要面对全体,强化应用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应用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对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知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改理念。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可以大大改变乡村小学生做应用题动手不动脑,甚至乱用一些运算符号简单地把题中告诉的数据相连接的现象,马虎做题的坏习惯。从而大大提高乡村小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还要多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要学会解应用题,首先要理解题意,如果不好好学习语文,没有阅读能力,怎么能理解题意?语文学得不好的同学,往往数学也学得不好,道理就在于此。同时,应用题内容涉及面很广,必须具有较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帮助找到解题的线索。缺乏知识,不利思考,缺乏思考,也就不会解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