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母亲这个话题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800字

如题所述

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时,我们的父母一天天老去;当我们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时,我们也不可避免的一天天老去;而此时,我们的父母或已仙去,或已风烛残年,时日不多。生命正是这样的往复循环生生不息的轮回着传递着延续着;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代代相传.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啊!

当我们既做父母又做儿女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理解了父母对儿女的心意,父母对儿女的深爱,父母对儿女的痴情。也只有在我们成为了人之父母的时候,我们才深深理解了我们的父母那种种对我们的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付出、付出......父母对儿女的爱,真是天底下万般情爱中最最无私最最伟大的爱!

早些年由于自己年轻气盛,常会为一些问题,为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的差别,老嫌父母唠叨,罗嗦,思想跟不上形势等,即便是在每年难得的一次回家时也不经意间惹父母生气。想想,自己真是不懂事啊!就不能少说俩句让父母高兴高兴吗?就不能顺着他们说不和他们争论吗?惹他们生气了,你高兴吗?唉!可等到后悔,却已经晚了,没有机会了。

父母亲当然是不会和儿女们计较的,不管儿女们如何不对,父母亲总是牵挂着儿女们的命运,牵挂着儿女们的前途和未来。记得那些年小妹妹还没有成家,父亲老说:“等老幺有了自己的家,我就没有牵挂了,放心了”。可父母亲哪里放心得下啊,他们总是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着自己的儿女,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家庭,姊妹的团结,个人的发展等等着想.总是在我们遭遇挫折时给我们鼓励和信心,让我们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在我们忘乎所以的时候给我们敲响警钟,冷静自省,使我们不骄不躁,老实做人,塌实做事.无论在顺境或是逆境中父母总是及时指点我们的不足,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认识自己,他们无时不在关心着我们的每一点成绩和失误,为我们的步履能走在正确的航道上操心尽责。

父母对我们真真是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些的呀!

是父母建造了他们的家庭,是他们生命的结合在那一瞬间孕育了我们每个个体生命,使我们成为数十亿人中一个独特的我,与所有人相区别的我。从我们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是父母一路牵引,一路呵护,一路哺育,一路训导使我们成其为一个真正的人,使我们能一生不枉人这一个称号。

我虽然一直算得上是个孝敬父母的人,可由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再怎么着也没有完全达到心中的良好愿望;一直想着等退休后,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好好和他们在一起,为他们做些生活琐事,照顾一下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朝夕相伴,共享天伦,给他们的晚年多些欢快和愉悦;还想有了条件了,陪他们各处走走,看看,辛苦了一辈子,也该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生活的甘甜,时代的巨变。

可如今,子欲孝而亲不在!想好好照顾他们的良好愿望没有实现,想再凝听父亲的教诲却已永无机会。

像一部机器不停的运转了一生,其间并无保养和修复,不少部位磨损严重。父亲在一个早晨悄然离去,没有和我们道别,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现在只能对着父亲的遗像敬香祈愿:亲爱的爸爸,女儿虽然很爱你,可没有少让你生气,女儿对不起你啊!女儿知道你也最疼爱女儿,经常对你局里的同事夸赞女儿,大家都知道女儿是你的骄傲,是你的快乐,你的幸福。可当着女儿,你总是找毛病,指缺点,你是希望女儿更加完美,更加进步啊!女儿怎么就不明白你的心呢?你是慈父更是严父,是你和母亲共同养育了我们。如果说母亲更多的是在生活上照顾了我们,那么父亲你则是更多的在思想上培养着我们。父亲啊!你在那边还好吗?女儿永远感激你,永远想念着你,我们一定好好照顾好妈妈,你就安息吧!

亲爱的父亲,在你的墓碑上你的儿女们用心为你刻上了这样的悼词:“雄姿凛凛壮岁沙场抗倭寇,廉誉昭昭晚年边陲树高风”。这是你一生正派,磊落光明的写照,你不愧为我们做人的楷模!

在这里,我要用心底发出的声音,深情地对父母亲说:
感激父母亲为我的成长呕心沥血,历尽艰辛;感激父母亲为我们的生命注入爱的甘泉,情的真髓。

感激父母亲:是你们教我如何坚强的面对厄运,使我在独立生活的这些年遇到任何困难时都没有失去信心,都能沉着冷静的勇敢面对;是你们教我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使我明白对困厄的人应给予帮助,对失意的人应给予鼓励,对受窘的人应为其解围,对疑惑的人应给予提醒,对自卑的人要为他说一句自豪的话,对痛苦的人要给予安慰。感激父母亲在我生命的一路上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美好、善良、正直,什么是邪恶、丑陋、卑劣;什么值得效仿,什么不能牵涉;什么要努力追求,什么要自觉抵制;什么要宽厚仁爱,什么要嫉恶如仇!

感激我们的父母也是感激我们自己,父母的今天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明天!
让我们心存感激,生命的轮回才会有良性的循环和美丽的灿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3
有的人说,只有为人父为人母,人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到做父母的付出。但是,我现在已经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心和爱。

家里出了点事,对于我的家庭来说,其实是个天大的事。在父母在五十岁余,人生已经到半的时候,经历了这样一个“劫”,这对他们来讲,的确是件很让人没有办法不郁闷低沉的事情。

记得,妈妈打电话给我,本想悄悄瞒下这件事情,却不想被我听出端倪,不得不道出原委。哽咽的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儿子,爸爸妈妈对不起你。对于家事不想多写,但是对于妈妈的这句话,让我深感震惊。父亲母亲辛劳了一辈子,因为一件小事寝食不安数天,忧心奔劳,回到家之后还要告诉他们的儿子...对不起。

这是怎样一种复杂的感情呢。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很麻木,那些什么感人的电影都很难打动我流泪,有时候我却感觉自己特别敏感,一个人独自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闲看白云飘过都可以潸然泪下。妈妈爸爸的关爱和无私,让我不禁泪流满面。

或许是这些年,在各个学校、在各种单位、各种旅途经历过一些无助和艰辛、被漠视和鄙夷,让我变成了块时冷时热的“石头”,对父亲母亲的爱,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活在自己所谓的“孝”中,认为成就了事业,再可以给父母安定的按照自己构想的晚年幸福。没想到父母想要的,只是儿子的平安和幸福。

打小爸爸妈妈就对我要求极为严格,甚至于有些苛刻,记得很清楚的是,爸爸妈妈很乐意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偷偷地趴在我教室外的窗口看我上课在干什么,以至于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父母的脸色,从那里,我可以知道我这个上课总是不安分听讲的小孩今天表现如何,甚至于父母都不在家的情况下,更是害怕,小脑筋不断地思考,是不是又找班主任交流我最近的情况去了。通常爸妈不会打我,一般是罚站或者罚跪,体力上的体罚我毫不在意,只是在意父母对我的想法和态度,在体罚之后,又是马拉松式的谈话教育,主角是妈妈,在这一点上父母分工明确,爸爸是唱黑脸的,妈妈是唱白脸的,视当天二人心情如何,偶尔他们也会调换角色,不过大抵是采用商务谈判中的“好人/坏人”策略,这是我那个年纪所不能够知道的,直到去年年底自学了这本书之后才恍然大悟,尽管他们并没有看过这本书。

很庆幸能够生活在爸爸妈妈构成的家庭中,没有太多的溺爱,也没有不管不顾的疏离,物质条件虽然不是特别的丰富,但是尽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我的合理需要。

爸爸妈妈,儿子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予儿子支持的每一步!感谢你们对儿子无私的爱!经历这件事情,我想说,物质只是过程,精神是本质。心平气和下来,不急不躁,多想办法多尝试,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个难关吧!你们的儿子同样爱你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