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确实是在用“商山四皓”的典故吗?

如题所述

近读康保成先生《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一文①,文章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深处存在着儒家所主张的“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四皓”情结,而支撑其观点的根据之一是,陶渊明的诗句“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指能够涵盖“商山”的终南山,西汉初的“四皓”曾隐居于此,故陶诗中的“南山”是暗用“四皓”的故事。寻其认为诗中“南山”应释为“终南山”而非指庐山的主要根据有四:一是认为庐山本无“南山”之称;二是陶渊明所居的柴桑山位于庐山之南,其视庐山为北,似无称庐山为“南山”之可能;三是若把“南山”坐实为庐山,就失去了原诗所具有的艺术张力;四是陶诗言及的“南山”、“南岭”、“南阜”,均非实指,而是借以表示“一种精神和象征”,是在使用“南山四皓”亦即“商山四皓”的典故。我们认为该文论点的主要根据“南山”应释解为“终南山”的四个论据都不能成立,“南山”仍然当释为“庐山”,故撰此文,与康保成先生商榷。一、“南山”实指庐山中一高峰———南岭陶诗中“南山”指庐山,本是诠释陶诗领域中的一个定论,鲜有疑之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