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仄)的资料

如题所述

<一>、诗词的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仄分为平声、去声、上声、入声四种:

1、平声: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现在发音中一声和二声,统称为平声。
2、仄声包括:上声、去声(亦即三声、四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二大类型。如果让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交替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读诵起来就会阴阳钝错,而不至于单调。古人云:“声调铿锵”虽然有很多讲究,但平仄谐和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入声是指短音,在现代诗中基本没有了,江浙粤一带还有保留,如“屋”字就是入声。
4、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五言和六言的平仄对仗中间不能出现“孤平”或“孤仄”。何为孤平和孤仄?
指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如果只有一个平声,就犯"孤平"或只有一个仄声,既犯“孤仄”。

<二>、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平仄:要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句对和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出现,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诗词的平仄:
1、诗词的平仄:是对初学者美感的强化训练,是对诗词意境界而选择的一种修饰,是为了让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
2、诗词的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自宇宙万物的自然对称与心理学上的联想作用,以及美学上对比、平衡的原理,体现事物对立统一的辨证法:有方就有圆,有明就有暗,有生就有死.....。因此,以山对水、以风对雨、以天对地、以长对短。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3、诗词的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韵,大致等于汉字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诗句中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到句尾,所以叫韵脚。
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就押韵的格律要求来说,韵字是关键字,关键字的读音与中古音系统不合,就打乱了格律,也就破坏了音乐美。至于韵字以外,如果没有其他规律拘束着,我认为就可任由作者自由发挥,只要达到读起来不别扭,能朗朗上口也未尝不可,至少是关系不大。好的韵脚,能够对整首诗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够增强诗词的节奏感及烘托出诗词意境的美感。
二、五律七律平仄的常见种类
<一>、五律平起: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
<二>、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三>、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四>、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一>、五绝平仄常用格式
1.1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1.2 五绝 平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1.3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1.4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2.3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2.4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七绝平仄常用格式

3.1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2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3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3.3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3.4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七律平仄常用格式

4.1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4.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4.3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4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31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除晋语系以外,北方话均已丢平仄。普通话自称有平仄,是不完全正确的)
平仄简表编辑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五绝
【1】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
【1】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
【1】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
【1】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2】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3】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
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结
(1)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一。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2)句末字的读音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二。普通话中不少字由于经过演变,字的发音本身就是错的。这种现象不在少数。
(3)音调问题是辨别平仄的障碍之三。普通话的音调极为不自然,且没有“换调”系统。这使得诗词的平仄之韵难以体现。

一开始的话,没必要了解这么详细,只需记住一些系统的知识。比如最前端的部分,等到你知识的深入时,再进一步渗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