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与李白的,《静夜思》写的都是远客思乡之情,他们写景抒情的方法一样吗?请试着分析一下。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也较好。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用‘在’字使秋思拟人化,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静夜思】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

两首词都是通过夜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我不多说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张若虚《春江花月》 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李白《把酒问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