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写的是哪个季节?理由是什么?

如题所述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写的是暮春时候的景色。

理由:诗中明确说“今春看又过”。意思是说今年春天眼看就要结束了,所以是暮春。今春看又过,也就是还没过但快过了。

原文: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2、赏析

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

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小句写春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分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人置念不已。

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11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首先是第一句,“江碧鸟逾白”,碧绿的江水和鸟的白色羽毛形成鲜明对比,“逾”字烘托出鸟羽毛的纯洁无暇,白的片尘不染,反过来说,正是因为碧绿的江水颜色太深的缘故。早春绿色很少,不会出现满江碧绿的倒影,秋冬更不可能,夏日阳光太烈,江面反光很强,太过耀眼,也是看不清颜色的。所以只能是暮春季节。其次,第二句,“山青花欲燃”后面三个字,“花欲燃”,花儿红的想要燃烧起来一般,早春花儿刚出现,没有这样的效果,只有春末,花儿才是开地最灿烂的。在中国共青团团歌的第一句就写“我们是五月的花海”,为什么说五月的花海,而不是其他日子的花海,正是因为五月是花开最茂盛的时候。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第2个回答  2009-11-01
暮春,老兄,你也是初一的吧,因为暮春,因为诗中"今春看又过"的意思是说今年春天眼看就要结束了,所以是暮春

参考资料:大脑啊

第3个回答  2017-05-03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春末时节。理由:“今春看又过”。
第4个回答  2017-04-25
这有啥好问的,暮春啊。今春看又过,也就是还没过但快过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