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学习古诗文二三事

如题,500字左右,初中生水平
要速度的。

记得刚进预初开始的时候,觉得语文书上面的古文、古诗好难哦,特别是在初一放暑假时,老师要求我们把《当代学生》中的51首古诗全部背出,当时我觉得太惨了,要背那么多……
时间飞逝,暑假过去一半了,眼看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学了,古诗还没去背,在母亲的劝导之下,才勉强地一点一点地背完了古诗,当时背得真是费劲啊!好不容易背完了一首,一会儿便又七零八落,只剩下半斤八两了。磕磕碰碰,总算是全背了出来。但不久便又在记忆中模糊了……
开学了,当古诗在我脑子里只残留着一星半点的记忆时,老师却说:“星期天晚上要考古诗了。”遭了!我只有努力地搜寻着背古诗时的记忆,发现缺了的,便补回来。那几天中午吃完饭回教室就可以发现同学们都捧着《当代学生》背古诗:“《南园》,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终于,要考古诗的星期天晚上到来了,我却因故迟到了,发现教室里空空如也,心里一惊,难道古诗不在教室里考?后来才知道,在阶梯教室考。我拿着笔紧张地进了考场,我坐下来看了看试卷,“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这横线上到底该填什么呢?记得以前背过的,现在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再往下做吧,啊!又忘了!之前背过的古诗真的像“清泉石上流”一样都流走啦?是的,都流走了,丝毫没有任何踪迹留给我,但我的脑海中又不时地浮现出一句又一句的相似诗句,但又不断地被否决。要知道,大海捞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脑袋里又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我只能又努力去搜索记忆中残存的碎片,把它们用看似正确的语句拼写在试卷上……
突然,记忆的开关大开了!该做的都差不多做上了。几经周折,我基本算是写完了试卷。我不能确定写下的诗句是正确的,也不能肯定它是错的,只能把它抛在一边,竭尽全力地再去填补试卷上剩余的几个空白。
古诗文试卷批好发了下来,我的成绩还过得去,比我想象得好一点。不过,现在回过头去看五年级课文中的古诗文真是好容易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03
古诗文比赛二三事2008-09-14 13:48星期五下午参加了学校里的古诗文比赛。

看来前一天晚上的临阵磨枪还是有些用处的。比如问“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句诗的作者是谁,而这首诗正好我前一天晚上读了2遍,所以不假思索地选了王维。

如果说选择题可以连蒙带猜,那么填空就必须靠真才实学了。很可惜,第一面的三道我都没填出来,不禁有点泄气,可是翻过来一看,不禁要欢呼起来了。有好几道是出自于学过的《小石潭记》、《黄生借书说》、《曹刿论战》等文章的,还有一道出自《出师表》,虽然没学过,但在背文言实词及例句时,就一并记住了。不禁暗自庆幸。

不过,最令我激动的。是“_________,微雨燕双飞”这一道。看题目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是我最爱的小山的《临江仙》啊!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再往下,有2道题出自柳永的《雨霖铃》,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词,曾经背过,虽然考试时已记不大清,但所幸要求填的词句我都记得。

还有就是苏轼。如果我没记错,考题里有两首他的词。一首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另一首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后两句我填出来了,但“故垒西边”的后两句却没填出来。尽管我很明确地知道那是出自哪里,可惜那首词我背不出。

至于桐城派,很遗憾,我对清代散文不大熟悉。

中国的古典文学果然是博大精深啊,我所熟悉的,只不过是那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即便如此,考完之后。S还是用钦佩的眼神望着我,惊叹我能做出那么多填空题。其实,古诗文只不过是靠日常的积累。优秀的作品浩如烟海,若能掌握一小部分,也是很了不得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古诗文,也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提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资料:自己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