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

单就这句刘勰对书名的解释: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都会有相反的理解和看法。

仅举一个不同说法,我认为也言之成理:有的研究者认为刘勰在“援古以证今”的做法上是有保留的。他举“驺奭”为例,只是用作反面教员,实际上是要摆脱与他的联系。例如郭晋稀《文心雕龙注释》中将上文译作:
从古以来的文章,都是雕章琢句文采纷披,因此书名又叫“雕龙”,难道只是由于驺奭的绰号叫做“雕龙”,所以采用了它吗?……刘勰的态度似乎很微妙,一方面以为文章贵修饰,一方面又坚决与驺奭划清界限,以为没有受其影响。
(我赞同李庆甲的这个说法) 如果串讲,“文心雕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用雕镂龙文那样精细的功夫去分析文章写作的用心。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的书名翻译为现代汉语则是:《文术精说》。
(出处:《文心雕龙》书名辨――中国文学网 )PS李庆甲《〈文习雕龙〉书名发微》,这篇文章也值得参考。
最后,如果题主真的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建议:第一,精读《文心雕龙》一书,只有熟悉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各个章节的关系,才能更好理解该书名;第二,上知网,输入《文心雕龙》书名几个关键字,浏览各家说法,或者择善从之,或者从中得到启发,形成自己的看法。由于本人对也只是泛读过这本书,只能列举一些说法供你参考。

作者:鱼丸陈小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631406/answer/263805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ps:混知乎的果然都不是一班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3

文:指文学或文章,但有时也用来指广义的文化、学术;有时指作品的修词、藻饰;有时则指一切事物的花纹、彩色。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邹奭之群言雕龙也。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世居京口。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因而精通佛典。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文心雕龙·序志》篇中说,他在三十多岁时,“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梦见一回孔夫子,便兴奋得不知如何。作《文心雕龙》,也与他对孔夫子的崇仰有关,有阐明文章之源俱在于经典的意识。 

至于佛教,他自幼和和尚住在一起,最终又决意出家,浸染自深。不过在《文心雕龙》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偶有佛教语词。 

《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书的本意虽是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具有理论性质。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前所未有的。 

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杂文》、《谐隐》两篇文笔相杂),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一些共同性的东西,经纬交织。《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第四部分。这五篇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都是撇开具体的写作,单独探讨有关文学的某些重大问题。最后《序志》一篇是全书的总序,说明写作缘起与宗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